玩酷网

脚骨骼结构图

📌脚骨一般称为足骨,对人体有支撑作用,其骨骼结构较为复杂。 🔷足骨通常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其中跗骨共7块,跖骨共5块,趾骨共14块。 📢骨骼结构 足骨大体上可分为跗骨、跖骨和趾骨,其中所包含的骨骼结构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 1️⃣跗骨 共7块,属短骨。分前、中、后三列,后列包括上方的距骨和下方的跟骨,中列为位于距骨前方的足舟骨,前列为内侧楔骨、中间楔骨、外侧楔骨及跟骨前方的骰骨。 2️⃣跖骨 共5块,由内侧向外侧分别为第1-5跖骨,形状和排列大致与掌骨相当,但较掌骨粗大。 3️⃣趾骨 共14块,趾为2节,其余各趾为3节。形态和命名与指骨相同,趾骨粗壮,其余趾骨细小,第5趾的远节趾骨甚小,往往与中节趾骨长合。 📢骨骼特点 对于足骨内包含的跗骨、跖骨和趾骨来说,其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特点,具体如下: 1️⃣跗骨 跗骨几乎占据全足的一半,与下肢的支持和负重功能相适应。其中距骨前接足舟骨,其内下方隆起为舟骨粗隆,是重要的体表标志。 2️⃣跖骨 每一跖骨近端为底,与跗骨相接,中间为体,远端称头,与近节趾骨底相接。第5跖骨底向后突出,称第5跖骨粗隆,在体表可扪及。 3️⃣趾骨 能够帮助人体行走负重,趾骨较易发生骨折,且以第1趾骨较为常见。 参考文献👇 [1]丁文龙,刘学政.系统解剖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3-34. [2]郑光峰,林先军主编.创伤骨科救治护理[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