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给出天价“分手费”后,记者打趣他:“您知道董宇辉最大的错是什么吗?”老俞来了兴趣,却还是笑着说这孩子没错,记者不掉坑接着说:董宇辉最大的错,就是没有感谢您的十八代宗亲,毕竟没有他们就没有您。 老俞气结。 记者依旧不依不饶:您知道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为什么却没毁掉他的名声吗? 老俞懒得理他,记者生怕老俞掉头就走,噼里啪啦地说:薛仁杲,我灭的! 刘武周,我灭的! 王世充、我灭的! 窦建德,我灭的! 刘黑闼,我灭的! 整个北方和中原,全是我一刀一枪打下来的, 老头怕我封无可封,不让我打南方了, 要不然我也能打下来,然后说,太子给我哥哥李建成当? 凭什么,让我一直当工具人,天下有没有这样的道理?我出生入死的,好处他全拿了,可能还要杀我全家? 老俞没说话,记者继续说:李世民他干的确实不错,没什么好黑的, 上位之后也是励精图治,开疆拓土,带着大家走向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李建成若做了皇帝,最好也就是个文景的水平,哪来大唐的格局… 听到这里,老俞已明白:哪怕他把董宇辉的羽毛一片一片撕下来,贴他身上,“铁老师”这个称呼也算是焊他身上了。 就像李渊。 如果李渊不惧怕儿子威名在他之上,一早听从部下的建议,把太子之位给他,另一个儿子李健成,李元吉就不会丢了性命,他也不会早早当了太上皇。 就像老俞,冯唐对他也曾善意的提醒,问他怎么安排宇辉这个钱。可老俞却当着直播间几十万人说:我在激励他,我告诉他,5年后10年后,一切都会有的,面包会有的,粮食会有的。 冯唐不甘心,又反问他董宇辉三年之后人老色衰怎么办? 老俞呵呵一笑,董宇辉说江郎才尽,没有剩余价值了,然后二次找工作…… 谁也不傻,不得不说,董宇辉是真的善良,能坚持到现在才走,他也是寒窗苦读,普通人能赶上时代趋势,赚大钱的机会并不多,而董宇辉赶了,如果还没有赚到钱,等趋势过去了就不知道等到猴年马月了,谁又不想建功立业呢? 关键董宇辉现在也30多了,而立之年到了该赚钱的年纪了,再给人家画10年后的大饼留着养老吗?现在说好听点是把公司送给他,说直白点就是钱留下,人卷铺盖走不就这么个事吗?装什么装? 老俞再次气结。 记者看着老俞满脸皱纹也是不忍心,老俞也曾是屠龙少年呀… 可市场经济讲的是价值交换利益互惠,至于没有搭台的哪来的台柱子,东方甄选台子那么大,也就出了一个董宇辉,他的博学,他的情商,他的反应能力,可不是搭个台子就能变出来的。 如果老俞“小作文”后心胸开阔一点,把小孙撤职,再给东方甄选股份,可能就不会有今天的结果,东方甄选还是个市值700亿的大公司。 可是,在老俞心里,董宇辉是签约员工,娶回家的媳妇, 谁愿意多给彩礼啊,就这么拖着,当与辉同行,越来越强时,老俞开始较劲,我花钱还买不来流量吗?开始福建行,西藏之旅,回来后发现, 自己真不行,每天明星版的待遇,是狐假虎威,是跟着董宇辉享受的待遇,自己的时代早就结束了。 这时候两者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了,老俞回来,又一骚操作,最后弄的评论区都不敢打开了… 俞敏洪一直觉得,董宇辉的粉丝都是同时喜欢自己的,没想到他高估了自己的魅力。 如今,他们分开了,可他们各自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董宇辉被迫走入风雨,62岁的百亿富豪俞敏洪也要在流言里找回自己最在意的名声。 他的难不比风雨里的董宇辉更少。 没办法,自古以来,欲戴王冠者,都必须先承其重,我不相信老俞一辈子就没有想过一次放松,他一定想过,但是没办法,他必须演下去,他就得是那个勤奋的,甚至有点抠门的,农家奋斗出来的苦孩子的样子。 人就是这样的,你骗了世人一辈子,那实际上你就等于没有骗。 董宇辉想要的是令狐冲书东坡那样的人生,他身上的这种洒脱,恰恰也是吸引粉丝们的地方,但机会呢,的确更钟情于有所准备的人,走得慢不要紧,要紧的是“不退”的韧劲儿,机会来临时,你要在场。 其实,也不必多虑,能创业成功是百里挑一,能守业成功是千里挑一,能转型成功是万里挑一,能卷土重来是凤毛麟角。 还是祝福他们吧,当然祝福之后,我们也要努力呀,争取有一天也能被这么多人“评头论足”,从而建功立业。 这或许才是董宇辉俞敏洪真正的榜样的力量。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