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的作者罗永浩说:董宇辉把东方甄选从30亿干到700亿,董宇辉用自己挣的7600万,买回了与辉同行,他的表情有点欲言又止,仿佛又有坑等着董宇辉跳。 因为老罗知道,俞敏洪是个狠人,他的狠更多是诛心。诛自己,也诛别人。 那年,新东方发展初期,俞敏洪拗不过母亲,将母亲李八妹和亲戚安排进了公司,合伙人王强、徐小平看不惯俞母的作风,双方几乎水火不容。 俞敏洪夹在中间很为难,不惜放下尊严和稀泥,但双方都不买他面子,徐小平和王强更是递上辞职信,逼俞敏洪将家人清出公司。 李八妹不信儿子敢不要她。 可她没想到俞敏洪真敢,他在会上发布规定:"直系亲属一律不得进入新东方。" 李八妹气坏了,跑到公司门口,当着几千人人的面,对着俞敏洪破口大骂。 本以为俞敏洪会怪母亲,谁知他走出办公室,"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喊了一声妈。 这一声下去,所有人都傻了眼,就是这样一种傻气行为,逼的李八妹把权力还给儿子、王强徐小平将股份卖给俞敏洪,双双离开新东方。 这一幕是不是很眼熟? 所以,当董宇辉把东方甄选从30亿干到700亿,当董宇辉用自己挣的7600万,买回了与辉同行,当俞敏洪把董宇辉还给董宇辉,当俞敏洪把俞敏洪还给自己,我们终于相信俞敏洪又一次去了董宇辉,为了新东方的未来,他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这一点董宇辉很清楚,他又一次感谢了俞敏洪。我想不止感谢他的成全,更多的是感谢他的引领,让他知道五彩斑斓的商业世界可以如同历史书一样鲜活有趣。 但是他们又无比清楚,合未必双赢分未必双输,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或许分分合合之间,才能找到解锁新关系的钥匙。 毕竟,董宇辉和俞敏洪之间的隔阂,也需要消融。 但他们又都明白:在这个一个人干翻千军万马的“流量时代”,没有董宇辉引爆东方甄选就没有今天的俞敏洪。没有俞敏洪的商业眼光,就没有到处开花的董宇辉。 他们两个,有过如父如子、如师如徒的情谊。有过算计,有过商人与师者的冲突。所以俞敏洪放过董宇辉,有商业利益的考量,也有书生意气的投射。 所以董宇辉冒着人设坍塌的风险,接受了这一切。 但即便亲父子,也要面临分家与诀别,利益分得越清,关系会越牢固。 或许“俞辉同行”就是他们为彼此就下的伏笔。 不胜唏嘘,又热血沸腾。 不管身份地位如何,即便在别人眼里一切都极好的人,也总有睡不着的夜晚,撑不动的白昼,留不住的头发,减不掉的体重,考不上的名校,得不到的爱人,管不了的子女,完不成的业绩,挣不脱的沮丧,以及主宰不了的余生。 懂了这一点,已经赢过命运半局。 从这个意义上说:董宇辉和俞敏洪的分手,是结束,也是开始。他们在最为危急的关头,彼此拯救过,相互懂得过,堪称生死之交。他们在人心摇晃的当下,如此体面、如此周全地告别,堪称商业佳话。他们都不得已,也都做的足够好。 人生啊,想明白了就是不断告别、不断失散的过程。但这一路中,你书写过怎样的故事内核,又留下了怎样的温热质地,才是生命终极的意义。 该分就分,不忘初心。缘来缘去,善者安稳。 正如刘震云最诚恳的一句忠告:“心知肚明的事,不必言说,对得起最初的萍水相逢,也对得起最后的一刀两断。 风雪敲不开的门,春天用一朵花办到了。 烈日虽然璀璨,但廊下微芒也很有风姿。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