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让美国的反导系统形同虚设!”一句破天荒的豪言壮语,穿透了云层,震动了全球,这是来自中国的一位女性科研人员,她用无畏的勇气和坚毅的决心,打破了西方反导弹系统的威胁,为中国打造出了国之重器,成功让西方国家闻风丧胆的女性力量。 信源:科苑名人:火箭女总师祝学军.新浪科技.2004-09-03 [引用日期2021-10-10] 一个强国的崛起,离不开国力的支撑。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科技实力还处于落后状态,在国际上节节败退。 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建设,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至关重要。而当年的中国,缺乏科研人才、资金和核心技术,无力自主研发先进武器。 在这个危机时刻,一批归国留学生开启了中国导弹事业的崭新篇章。其中,钱学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他的理论和实践,为国家装备自主可控注入了力量。 尽管如此,西方国家的反导系统已经初具雏形,中国的导弹威慑力再次受到挑战和削弱。 就在这个危难关头,一位年轻的女科学家挺身而出,她豪言壮语:"我能让美国的反导系统形同虚设!"这句豪赌般的宣言犹如惊雷,在科技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她就是被誉为"女版钱学森"的祝学军,在大学期间,祝学军选修了自动控制专业,这个男生占绝大多数的领域再次考验了她的勇气。 但祝学军并没有畏缩,反而更加坚定了投身科研的信念。她暗下决心,要用自己的实力,证明女性并不比男性差。 大学毕业后,祝学军考入航天部第一研究院,开始了职业生涯。当她获悉西方国家已经研发出了反导系统时,内心五味杂陈。一方面,国家科技的落后再次令她感到焦虑,另一方面,她对打破西方技术垄断有着无比渴望。 就在这时祝学军想起了钱学森教授生前的一个假设,如果导弹不按雷达捕捉的轨迹发射,是否就能躲过拦截? 这个设想给了她莫大启发。作为钱老的得意门生,祝学军决心要让这个假设变为现实,用行动证明中国在反导领域的实力。 从那时起,祝学军所面临的是一段漫长而艰辛的科研之路。当年计算机还未普及,他们只能靠人工对海量数据进行运算,一个小小的误差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崩溃。 祝学军和团队成员们日以继夜地操劳着,每计算十几天才算出一次结果。 几年过去了,曾经年轻貌美的祝学军,头发已经被操劳熬白,脸上满是深深的皱纹。但是,她从未气馁过,因为眼前的目标是如此重大。 2011年,在祝学军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下,钱学森教授的理论终于被成功实践化,祝学军让导弹躲避雷达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这个惊天动地的科研成果,不仅让中国反导系统将近十年的技术突飞猛进,彻底扭转了被动局面,更让西方国家对中国防务力量改观。 2009年国庆阅兵时,中国首次公开展示了东风17导弹,其反雷达能力令外军倾慕。美国军方无奈地将祝学军称为"比导弹还可怕的女人"。 如今,当祝学军的这一壮举被世人所铭记时,我们不得不由衷赞叹一代代中国科研人员的执着和贡献. 正是他们的坚持,让中国在这个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一件件国之重器在这片土地上耀武扬威。 民族自强不息的种子,必将在祝学军和她的同路人手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终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