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英国陆军可以说是世界上最 “现代化” 的作战部队之一。从一系列殖民战争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后,其士兵身着卡其色军装,配备装填 .303 弹药的短弹匣李 - 恩菲尔德(SMLE)步枪。英国是认识到机枪潜力的国家之一,采用了马克沁水冷式机枪,后改进为维克斯机枪。

然而,一代人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情况截然不同。事实上,英国陆军仍在使用 SMLE 步枪,许多部队的军装和装备,仍与在西线战壕作战的部队相同。最明显的是,法国、德国、苏联,更不用说美国,都已装备冲锋枪,而英国陆军却没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澳大利亚皇家海军他配备了一把兰彻斯特冲锋枪。兰彻斯特 SMG 有一个附加的刺刀
直到 1940 年春法国沦陷,英国被迫从欧洲大陆撤离后,才开始认真研发此类武器。虽然司登冲锋枪被英国陆军广泛采用,但皇家海军却选择了另一种冲锋枪 —— 它更为坚固,但在当时也略显过时。

1940 年 5 月底至 6 月初的 “敦刻尔克大撤退” 中,超过 33.8 万盟军士兵从法国北部沿海城市敦刻尔克的海滩和港口撤离。此后,英国陆军虽建制完整,但装备匮乏。
基于在欧洲大陆的作战经验,研发冲锋枪成为当务之急。英国试图从美国购买汤普森 M1928 冲锋枪,然而该武器价格昂贵,而且许多在运输途中被德国潜艇击沉,葬身大西洋。有资料显示,二战初期英国购买的 50 万支汤普森冲锋枪中,可能多达 30 万支损失掉了。

澳大利亚皇家海军的海员泰德·梅坐在日本横须贺海军基地一艘被遣返的英国驱逐舰上。拿着一把兰彻斯特冲锋枪
1940 年 8 月,司登冲锋枪的研发工作启动。尽管司登冲锋枪在二战中声名远扬,以设计简单可靠著称,但此时兰彻斯特 Mk I 的研发也已展开。
皇家空军(RAF)为了机场防御,决定装备一款冲锋枪。经过商讨,他们认为最快的办法是借鉴现有设计进行仿制。随后,英国海军部也加入研发,并且在设计中起到关键作用。

兰彻斯特 SMG 在二战期间被用于皇家海军军舰,并一直服役到 1970 年代
他们考虑了多款现役冲锋枪,最终伯格曼 MP - 28/II 脱颖而出,主要因为它制造工艺简单,而且是德国设计。由于英国正与德国交战,不存在专利许可和侵权问题。
MP - 28/II 是 MP - 18/I 的改进版,MP - 18/I 是德国著名武器设计师雨果・施迈瑟在一战期间研制的冲锋枪。当时,这款德国冲锋枪已有多种衍生型号,包括比利时和西班牙授权生产的版本。此外,法国也曾研究过该设计,可能由此研制出了里贝罗勒自动卡宾枪。
在英国,为适应本国制造工艺,这款冲锋枪稍作改进,但究竟谁主导了设计,存在一些争议。有资料称,兰彻斯特汽车公司的工程师 “乔治・斯特林” 负责此项研发,实际并非如此。

一名荷兰皇家东印度群岛陆军士兵准备射击他的兰彻斯特 SMG
实际上,研发工作由乔治・兰彻斯特领导,他和兄弟们共同创立了汽车公司,当时在斯特林军备公司任职。英国军方通过埃塞俄比亚的亚的斯亚贝巴(当时属意大利东非,1940 年被解放)获得了两支 MP - 28/II,乔治・兰彻斯特受命将零部件重新设计,以符合英国的规格标准,改进后的武器被命名为兰彻斯特 MkI。与 MP - 28/II 相比,它的弹匣外壳采用铸造,这一设计借鉴了西班牙制造的型号,简化了加工工艺,也成为兰彻斯特冲锋枪的一大特征。

兰彻斯特 MkI(下)本质上是德国 MP-18/I 冲锋枪(上)的升级版
此外,原版 MP - 18/I 使用毛瑟 KAR - 98K 栓动式步枪 / 卡宾枪的枪托,而英国的兰彻斯特冲锋枪则配备了 SMLE 的枪托。另一个显著变化是射击模式选择器的位置,被移到了扳机护圈前方。
设计确定后,斯特林军备公司收到了 5 万支冲锋枪的首批订单,大部分交付给了皇家海军,因为皇家空军高层认为对这类枪械需求较小。兰彻斯特 MkI 在二战期间及战后几十年里,一直为加拿大皇家海军和其他英联邦海军服役,尽管 1943 年就停产了。

右边的两名土著士兵手持兰彻斯特冲锋枪
虽然司登冲锋枪的装备数量更多,但兰彻斯特冲锋枪在战后仍服役了几十年,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才退役。
设计简约,性能可靠和它的原型 MP - 18/I 以及 MP - 28/II 一样,兰彻斯特冲锋枪是一款采用自由枪机式、开膛待击的自动装填武器。早期型号具备点射功能,但兰彻斯特 MkI* 取消了射击模式选择器,只能全自动射击,并且采用了简化的瞄准具。

海员克利福德·库珀 (Clifford Cooper) 拿着一把兰彻斯特冲锋枪
兰彻斯特冲锋枪和司登冲锋枪一样,使用 9x19mm 帕拉贝鲁姆手枪弹,可使用缴获的德国弹药。与德国冲锋枪(以及大多数司登冲锋枪型号)不同的是,它在枪口中央设有刺刀座,可安装 1907 式剑形刺刀。
它使用直列式 50 发弹匣,也能兼容 32 发的司登弹匣。射速为每分钟 600 发,有效射程 150 米(490 英尺)。

带有 Lee Enfield 刺刀的兰彻斯特冲锋枪
斯特林公司是主要生产商,制造了近 7.5 万支,英国的格里纳和博斯公司产量较低,前者约生产 1.7 万支,后者总计生产不到 4000 支。大多数交付的型号似乎是改进后的 MkI*,许多 MkI 也进行了改装,这或许就是它没有被称为 Mk 2 的原因。后者被收藏家和历史学家称为 “星型版本”。
兰彻斯特冲锋枪的服役简史现在已无法确切知道兰彻斯特冲锋枪首次投入实战的时间,但它很可能在皇家海军的主要战区使用过。

一名 KNIL 士兵在溪流中用河石磨刀,而另一名士兵则用他的兰彻斯特 Mk I 冲锋枪守卫
二战结束后,大量兰彻斯特冲锋枪随着皇家海军的军舰,被转交给阿根廷、智利和埃及。提供给荷兰的剩余武器,在印度尼西亚民族革命中派上用场。
这款冲锋枪还参加了马来亚紧急状态、英属东非(肯尼亚)的茅茅起义、苏伊士运河危机和罗德西亚丛林战争。多米尼加共和国也曾购买过一批,用于该国宪法派部队的内战。

澳大利亚人准备与占领日本本土的英国登陆部队一起上岸。右边的水手正在清洁兰彻斯特 SMG
尽管皇家海军在 20 世纪 70 年代淘汰了兰彻斯特冲锋枪,但埃及安全部队一直使用到 80 年代。还有报道称,加沙地带的哈马斯武装也曾使用,在 2023 年 10 月 7 日的贝埃里大屠杀中也出现过它的身影。
兰彻斯特冲锋枪在流行文化中的身影兰彻斯特 MkI 在电影和电视中露面不多。它首次出现在银幕上,是在 1955 年的电影《沧海无情》中,该片讲述了皇家海军击沉德国战列舰提尔皮茨号的故事。在几个场景中,它被当作 MP28/II 使用,而 MP28/II 实际上是德国水兵的装备。皇家海军协助拍摄了这部电影,很可能提供了这些冲锋枪。

一名荷兰皇家东印度群岛陆军 (KNIL) 士兵蹲在印度尼西亚莫德乔克托附近的河岸。他配备了一把兰彻斯特冲锋枪
1984 年改编自小说《1984》的电影中,这款冲锋枪也有亮相,在 “新闻片” 镜头里,大洋国士兵手持该枪。最近,在韩国 “西部片” 风格电影《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中,兰彻斯特冲锋枪再次客串 MP28/II,影片中,各路不法之徒在 20 世纪 30 年代被日本占领的满洲寻找宝藏。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