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的确作弊了,只是范闲放过了他
剧名:《庆余年2》
杨万里在剧中可是个正直的人,但也有点“憨直”。他深知春闱存在不公平,他做官的愿望很伟大,觉得自己要为天下不平发声,只有处在高位,声音才能更大,不然就对不起读了那么多年的圣贤书。他的科举之路那真是坎坷,先是被人塞小抄诬陷作弊,后来卷子又被弄丢,要不是范闲,他肯定名落孙山了。不过原著里,杨万里其实是作弊了的。
范闲有才名,让他负责春闱监督,以他的名声完全够格,要是年纪再大点,做主考官都有可能。范闲的任务就是监管考生有没有作弊,包括考卷糊名抄录等一系列事,责任重大。杨万里自然是想通过科举飞黄腾达,他明明很有学识,却还是选择作弊。原著里,杨万里确实带了小抄,范闲对此心知肚明,但范闲没取消他考试资格,还是让他进去了,不过范闲也提醒他别抄袭。科举时,杨万里清楚范闲知道自己的心思,所以一直不敢抄。其实他是有真本事的,范闲看到他答卷后也不明白他为啥要作弊。
朝堂上的人瓜分科举名额,普通人想考中太难了,名单都定好了。杨万里就算有真才实学,想必也经历了很多失望,才会冒险作弊。而范闲明白十年寒窗苦读的意义,所以就算知道他夹带小抄也没揭穿,只是提醒了他。因为范闲,这次科举相对公平多了,杨万里也成功进入仕途,成了范闲的门生。
范闲看重的四个学子,三个都考上了,他非常看好的就是杨万里。有范家扶持,杨万里仕途顺利,成了范闲的左膀右臂,他真的把“好好做官、好好做人”践行到底了,为官问心无愧,对范闲不满时也会愤愤不平。也许杨万里在科举时有小心思,但不可否认他确实是个有真才实学的好官,范闲没剥夺他考试的权力成就了一个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