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想着去改变一个员工#】#小微企业经营笔记#《菜根谭》说:“善启迪人心者,当因其所明而渐通之,勿强开其所闭;善移风化者,当因其所易而渐及之,毋轻矫其所难。”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作为员工,他成长了至少20年才来到你的公司,如果一下子就被你改变了,岂不意味着他过去的20年白过了?既然不能改变一个人,就需要严把入口关,在招聘的时候,根据“员工画像”去精准招聘。招聘完成之后,如何让员工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和价值,这就取决于公司的制度和文化。 如何让员工发挥出最大潜力和价值呢,关键是要寻找员工成长和公司发展的最大公约数。站在公司管理者的角度,对员工,要能够站在员工的立场上去看待其需求,深度思考其在公司的发展和成长前景;对公司,要以公司目标作为第一出发点,去寻找员工和公司能做最大结合的地方。 既要“金刚怒目”,也要“菩萨低眉” 员工的需求和公司的目标并不总是统一的,所以管理者不能只做讨好员工的老好人,也不能只站在公司立场上,不考虑员工的需求,而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时而“金刚怒目”,时而“菩萨低眉”。
“金刚怒目”是管理者要能够按照原则去管理,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如果以为放松要求就是对员工好,那可能会让员工一时间说好,但从长远来看,会怨恨你,因为你并没有帮助他提升对高标准、高品质工作的认知,而只是为了一时的“和谐”放低了要求而已。如果因为管理者的高标准和严要求,他只是短时间内感到不适,但从长远来看,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成长,也会因此而理解管理者,甚至感激管理者。 美团公司的联合创始人王慧文有过一句经典表述:“有担当的管理者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把下属从愚昧之巅,推下绝望之谷。至于能否爬上开悟之坡,就看各人造化了。” “金刚怒目”也不是说就要发脾气,在公司里大呼小叫,甚至雷霆震怒,恰恰相反,我主张“公开表扬,私下批评”。 有些人可能认为,公开批评能让团队员工举一反三,这绝对错了,除了能搞坏整个团队的情绪和心态,公开批评不会带来任何有利的价值。人性就是,不论学历高低,收入多少,都好面子。如果公开批评指向某位员工,容易会让这名员工在团队内部“边缘化”。如果没有指向某位员工,则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在批评自己。相反,“私下批评”,既尊重了个体的公共声誉,又不会给团队带来负面情绪。“菩萨低眉”则是要管理者能把员工放在心上,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如果管理者能毫无保留地帮助员工,把他们放在心上,员工一定能感知得到。管理者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工作状况,还要关注他们的生活、兴趣,甚至他们的家庭。 有很多人认为,公私应该分开,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没人想在职场上交朋友。但事实是,没有人会拒绝你真诚地对他好。对他好也不是为了交朋友,而是通过更为多维的连接,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我相信,如果一个管理者能记住他的员工是哪里出生的,在哪里长大的,去哪里上的学,生日是什么时候,兴趣爱好是什么,家里养的是猫还是狗,等等,绝对不会给两人的关系带来障碍,却能产生更多的交流话题。(本文摘编自《小微企业经营笔记》)
《小微企业经营笔记》,作者叶铁桥,是小微企业管理者案头指南,《中国企业家》杂志副总编辑何伊凡作序,樊登、吴晓波、欧阳辉、王志芳、贺学友联袂荐读。创业老兵经验与心法系统梳理,精准聚焦小规模组织与团队,37个关键议题,在复杂环境中活下来、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