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以色列到底为何不顾国际压力要进攻拉法?而哈马斯死也不签停火协议? 谈及这个问题时

以色列到底为何不顾国际压力要进攻拉法?而哈马斯死也不签停火协议? 谈及这个问题时,我们摆下数据。 1967年,以色列人口为274.5万,按1967年两国方案,以色列的国土面积应为约20770平方千米以色列人口密度约为132.1人/平方千米。 1980年以色列总人口达到387.8万,人口密度达到186.7人/平方千米。 1990年以色列总人口达到466万,人口密度按1967年方案规定领土计算达到244.4人/平方千米。 到本世纪初人口已经达到644万,人口密度达到310人/平方千米。 2020年时,以色列总人口已经达到937万,人口密度按1967年方案规定领土计算达到457.1人/平方千米,甚至高于堪称人满为患的印度。 再考虑到以色列地处夏季炎热干燥的地中海气候带、国土范围内仅内格夫沙漠就占据了一半以上面积,以色列过于快速的人口膨胀导致该国人均土地面积、水资源、粮食产量等关乎人的正常生存的关键指标持续恶化。 这种情况之下,即便不考虑宗教因素和地缘政治因素,以色列国内主张侵略扩张的右翼势力兴起也不可避免,利库德集团能持续执政的原因恰在于此。然而,右翼集团一旦以纳粹式的“为本族人拓展生存空间”作为关键意见基础,就不可避免会陷入吸引右翼选民支持→以侵略扩张满足右翼要求→右翼要求膨胀→进一步侵略扩张→右翼要求进一步扩大的死循环。即便不考虑因侵略扩张造成的国内经济问题,很明显侵略扩张也有极限,这就导致“领土占领越多,领土占领就越少”这种无解的问题会冲击右翼执政集团的支持率。新一轮巴以冲突开始后,由于以军在冲突期间表现疲软、甚至以色列本土安全都难以保障,内塔尼亚胡的支持率快速下跌,最低时甚至到了20%左右。这种情况下,内塔尼亚胡如果再不展现其在侵略扩张方面的“决心”,根本无法安抚国内右翼的极端态度,因此即便以军在正面冲突中损兵折将、只能采取极端手段对加沙地带进行种族灭绝式的屠杀,也必须将侵略行动持续下去。而哈马斯拒绝接受以色列的停火协议,也正是看透了这一方面的因素,除了能获取一定程度的外部支持以外,以色列方面的扩张能力濒临极限、持续进行军事行动事实上等于给以色列“放血”,也是哈马斯拒绝接受不平等停火协议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