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在盘中看到奇怪的一幕:银行股涨了,其他股就下跌,而银行跌了,其他股就涨了,这是什么逻辑? 有人说,这是资金的虹吸效应,资金炒了这个就不能炒那个。也有人故作高深,说一鲸落,万物生。神机告诉各位,这些说法通通都是扯淡。 在早期的市场,比如2020年以前,市场几乎都是同涨同跌的,只不过从2020年之后,这种跷跷板效应就特别明显。理由只有一个,这是量化资金搞的鬼! 为啥?因为根据目前的主流的量化模型主要是反趋势,只有横盘震荡的时候量化交易才是最赚钱的,大涨或者大跌,都非常不利于量化模型。 所以,反趋势的量化资金一直在试图让市场维持一个震荡态势,这样对于自己最有利。但由于量化短期活跃市场,但长期缺缩减流动性,每隔一段时间,市场就会崩一次,这几乎就是必然的结果。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