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换首相出意外
咖喱大国破防了
文/司马南
两年前,我赌苏纳克注定干不长,没想到这位80后首相下台比我预料的更快,不到两年的时间,眼瞅着他起高楼,洋灰还没干透呢,楼就塌了。
为了给我面子,首相大人也太没有面子了,贵党太没有面子了,英国太没有面子了。
2022年10月25日,我写文章说苏纳克这个首相注定干不长,理由很简单,他是保守党内部矮子里拔将军,扒拉来扒拉去最后平衡出来的一位,保守党内部实在是无人啊,除了高盛的背景之外,他并无高明之处。
当时可以比对的两个首相候选人,另外一个是小金毛约翰逊,小金毛派对之类的事情以及其作派,让党内同志也觉得实在拿不出手,于是就把苏纳克推了上去。
大英帝国这个烂摊子呀,8年换了6任首相,这个离职率也太高了吧?所以换了谁都一样,换了谁都无改于大英帝国走下坡路的历史趋势。我文章选了一个标题:系统死机,摁哪个键子都没用。
隔壁王奶奶认为,一个单位老换头儿,这个单位好不了。
隔壁王奶奶认为,一个单位境况不佳,换头换得跟走马灯似的,这个单位也就够呛了。
苏纳克已经宣布辞职,保守党执政落幕,基尔·斯塔默领导的工党将成为执政党。苏纳克是80后,斯塔默则已经过了60了,英国的这个政治啊,王不换,头戴皇冠的那个老太太熬走了多少首相啊,首相走马灯一样鬼影般穿梭,二战以来英国首相谁能够一口气背下来,都可以跟岳岳搭档说相声了。男的不行女的来,老的不行少的来,少的不行再换老的来。
据传新首相斯塔默有个传统,每个周五六点以后,完全的家庭时光,他会停止一切公务的处理,专心陪伴家人。好嘛,焦头烂额的英国,首相要度大周末,你们就慢慢闹吧。
没有必要把英国换首相的事,看成多大一个事儿,赶在美国大选差不多同时换首相,这是老惯例了,以政治定位来说,紧跟美国作为美国特殊的盟友的英国换首相,无非相当于美国一个州换州长。所以不太赞成“英国变天了”的说法,太耸人听闻了,一八几几年以来最年轻的首相换成了一个老气横秋的家伙,伊丽莎白塔上的大钟长针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当然,如果你是印度人,一年以前曾经为苏纳克当选英国首相而欢欣鼓舞载歌载舞好几天脚底下发飘,今无有一种“英国变天了”的感觉,那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无奈的。在那些昨天被抛到高空,今天又落入深渊的印度人看来,印度结束了对英国的短暂统治,这是一个极其不好的征兆。
英国曾经统治印度200年,印度裔对英国的统治还不到两年,这太不对等了,太令人感到悲哀了,梵天、湿婆、毗湿奴各路大神,你们为什么不显灵啊?
同样难过的还有马克龙的拥趸,欧洲政坛闹起了阿尔尼诺,接着便是拉尼娜,英国向左,法国向右,一会儿发烧,一会儿发冷,俗称打摆子。又不是跳探戈,这么折腾,政治能稳定下来吗?国家能治理好吗?
直到今天,英国政客们依然没法放下日不落帝国世界强国的臭架子,依然摆出一股子英国贵族的范儿,但社会撕裂,内部矛盾重重,经济难以为继,其实力已经不堪提及,只配给美国当一个小跟班儿。
(2024年7月5日上午,写于北京东城区南锣鼓巷8号)
.一一一一
附旧文
系统死机,按哪个键子?
文/司马南
苏纳克,这张照片拍的不错,黑黝黝的脸色,看着比小金毛约翰逊顺眼些。
这位原来是管钱的,英国前财相,已获保守党党内逾4成议员支持,有望今天接手特拉斯的这个摊摊,成为新党魁及首相,或将成为英国第1个非白人的首相。
特拉斯之所以下台,原因比较复杂,直接的原因有两项:第1个是他要无限期支持乌克兰,决心把英国人口袋里的钱掏走追随美国。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财税政策得罪了多数人。苏纳克今夏对通膨的警告与财政保守立场现印证有先见之明,但当前要应对的危机又比先前更深沉。
纽约时报说,过去6周投资人对首相特拉斯的大幅减税和加大举债却步,特拉斯的政策引发英镑狂泻、政府举债成本飙升、抵押贷款市场大乱,迫使英国央行不得不介入。特拉斯最后在仅任首相44天后,上周因经济政策崩盘而请辞。
与苏纳克相比,特拉斯倒是个改革派,减税当然讨喜呀,但把事情弄砸了,大家起哄就把她轰下去了,所以前首相与今首相也确实有一个路线之争,今年夏天他们两个就PK过,反正对英国人来说,试了这个不行就试那个,问题是两个人都不行怎么办?
正确的答案是试验第3个。
英国的问题并不是出在哪个人的哪一项政策上,不是个什么财税政策的保守基金问题,这是个系统性的问题,系统死机了,按哪个键子都没用,换谁来摁键子都没用。
苏纳克是印度裔,100%印度人(非混血),拥有美国绿卡,260亿美元身家,今天印度媒体一片欢呼。老牌英国人心里不那么舒服,你一个殖民地崽有什么好得瑟的?印度人更不服气了,过去你是我的主子,现在仍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马上就会被我大印度取代,你有什么好得瑟的?
对这位新首相而言,英国本土血统和印度血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高盛血统。
此公牛津大学攻读哲学、政治和经济,成为国会议员前,他在高盛和2家对冲基金任职。
在一般人概念中,高盛仅仅是一家国际投资银行,这个理解也不错,它确实是一家国际投资银行,成立于1869年,资格老,规模大,总部位于纽约,富可敌国,富可敌N国。
但这家银行政治、经济、金融手段之外,辅之以其他不可言说之手段,全世界薅羊毛。如果世界各国是一筐鱼,它就是那一筐鱼当中的一条鲶鱼。
尽人皆知,高盛早早布局中国,在中国下了一盘一盘绝对赢的棋,美国华尔街雪崩的前一年(2007),高盛在中美之间倒手赚了1300亿元。
同样是那一年,高盛做空越南,先把越南吹捧为亚股新宠,把越南股拉得高高的,然后卖出所有的越南资产跑路,越南通货膨胀飙升25%,只这一把,越南被高盛害惨了。
高盛出身的苏纳克担任英国首相,这没什么奇怪的,甚至可说是顺理成章。还记得那个亨利保尔森吧?美国财政部部长呵,同样是高盛出身。还记得前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吗?也曾经担任高盛的总经理。
这个苏纳克,他和特拉斯也没有什么根本区别,他也想减税,但先后顺序与特拉斯不同,通货膨胀大火起来了先救火,通膨不降温,减税没办法实现。
通胀有一点改善的时候,是不是减税就能通过呢?
对不起,只有天知道,或者问问刚去了天堂的女王,也许老太太知道。
格雷厄姆新写了一本书,直言“英国会举国破产”,特拉斯减税和财政宽松,导致了英镑的崩溃式下跌,政府债券收益率暴涨。
英国麻烦可能不会不止于此,英国的央行已经失控,现在绅士们只是假装英国经济仍然在他们的控制之下,推出一个笑容可掬肤色黝黑的首相再糊弄一阵子。
苏纳克这个首相注定干不长,因为他是保守党内部矮子里拔将军,扒拉来扒拉去最后平衡出来的一位,保守党内部实在是无人啊,除了高盛的背景之外,他并无高明之处。
当然另外一个参照系是小金毛约翰逊,那位派对之类的事情,以及其作派,让党内同志也觉得实在拿不出手。
(2022年10月25日早饭前,写于北京东城区南锣鼓巷8号)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