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3年,魏文帝曹丕约弟弟曹彰下棋,期间侍女端来枣子,曹彰也没有客气,拿起枣子就吃。不久之后,他就觉得腹中绞痛,他指着曹丕说:“这枣子有毒!”曹彰一口血喷在棋盘上,昏迷不醒。 曹丕看着倒在地上的二弟,他说:“你不该叫我兄长,而该称呼我为陛下,你还敢不敢询问父皇留下的‘玺绶’在哪里了?” 他们的母亲卞夫人冲过来,她看着倒在地上的曹彰询问曹丕:“你把你弟弟怎么了?”曹丕说:“二弟,突然顽疾……”对于曹丕的话,卞夫人自然不信,但是曹彰已经没有了呼吸,她只能抱着儿子大哭。 曹丕、曹彰和曹植,他们三个人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曹丕文武双全,曹植文采斐然,曹彰武力过人,曹操对他们三个人都寄予厚望,曹丕是大哥,曹彰排第二,曹植是三弟,曹丕作为长子,立长立嫡都应该把皇位交给他,但是当他看到曹操很看重曹彰,他心中就动了别的心思。 曹操问他们三兄弟,将来你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只有曹彰好武想要带兵打仗。曹操很欣赏他的气性,但是想要让他文武兼备,所以就假装批评他:“学习圣贤之道,可以治理万人;整日骑马射箭,不过只能抵挡一人而已,你要不要好好读书?” 曹彰反对曹操说:“大丈夫应该立志成为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大将军,率领千军万马征战沙场,怎么能只读死书成为一个书呆子呢?我将来要做大将军”。曹操听完曹彰的话,他觉得他将来肯定会大有作为。 公元218年,乌桓部落造反,曹操就派曹彰去收拾他们,曹操对曹彰多有嘱咐,让他不要犯错。 曹彰第一次带兵作战,他的表现就没有让曹操失望。因为当时他身边只有1000步兵和数百骑兵,结果却遇到了乌桓部1万骑兵,本来大家都以为曹彰打不赢,可是不成想,曹彰指挥有度,乌桓部被打得落花流水。 乌桓部紧急撤退,曹彰想要乘胜追击,大家都提议他不要再去了,此时兵力不足不该再追了,但是曹彰却觉得:“我们辛苦一场,为什么看到明明可以赢却不打呢?不能停下需要继续追击。”曹彰下了军令,他带头出击,他们追上了乌桓部,还大胜了一场。 本来,当时还想要浑水摸鱼的鲜卑族首领轲比,他看到曹彰打仗如此勇猛,他都不敢继续和魏军作战了,主动请求臣服,北方就此安定了。 曹彰准备带着大军回朝,他身边的属下就建议他,要是想要得到曹操的夸奖,就把大胜的功劳都分到将领头上。曹彰觉得这个主意很对,他就照做了。果然,曹操非常高兴,他夸赞说:“我的黄须儿果然名不虚传!” 曹彰的胡须有点黄,黄须儿是他的另外一个称号。曹操对曹彰很放心,将军中大权都交给他掌管着。只是,他不知道这个决定,将来会给曹彰带来杀身之祸。 同年九月,曹操和刘备在关中大战,刘备让他的养子刘封出战,曹操就对刘备说:“你个卖草鞋的小子,只敢让你的养子出战,等着我让我的黄须儿打得你哭爹叫娘!” 曹彰就赶快奔赴战场,可是谁知他还到,曹操就已经撤出关中了,所以,曹彰就被留在长安,做好防御工事,随时准备着对付刘备。 公元220年,曹操病重,他紧急召曹彰到洛阳来,可是不成想,曹彰还没有赶到曹操就病逝了。曹丕就顺理成章被封为储君,他很快就要从邺城赶到洛阳登基了。 曹彰来到洛阳,虽然有些晚了,但他还是立即询问“先王玺绶何在?”曹彰带着大军到来,众人都有些慌张,担心曹彰会浑水摸鱼,趁机夺位。曹丕对此也很担心,但是谏议大夫贾逵主动站出来去说服曹彰。 面对曹彰,贾逵一点都不怕,他说:“太子就在邺城很快就要赶到了,国家已经有了储君,先王的玺绶不是你该问的?您此次来是为了什么呢?” 曹彰听到这话,确实有些不好意思,但是他肯定不能当着众人说,“我就是来夺位的。”他只能说:“我自然是回来给父亲奔丧的!”贾逵看到他这样说,就对他说:“既然如此,将军何以穿着铠甲,而不穿丧服。” 曹彰被说的无地自容,所以他只能脱下军装换上丧服。曹丕此时也回来了,看到曹丕,曹彰也没有反抗,他主动上交了兵权。 曹丕看到弟弟这么配合,他心情大好,顺利登基之后,他就把曹彰改封为任城王,还将他的封邑从5000户加到10000户,可是曹植却没有这么幸运,他对曹丕没有任何威胁了,可是曹丕却将他的封邑从5000户减到3000户。 曹彰等到曹丕继位后,他就准备回到自己的封地去了。曹彰走了,但是曹丕心中还是觉得放心不下,他担心弟弟随时都会夺走他的皇位,所以他准备收拾他了。 曹丕就找了一个理由,让曹彰、曹植等兄弟一起回到洛阳觐见。曹彰喜欢下棋,曹丕就特意安排了一场棋局。曹丕就准备了一些枣子,他让下人在上边下毒,没毒的枣子就做上标记。 曹丕和曹彰下棋时,曹丕看似不敌,他就让下人上枣子,曹丕只吃有记号的枣子,曹彰没有注意就随意吃,结果他就毒发身亡。到死,他都不敢相信亲哥哥会如此对待他。 曹丕心狠手辣,本意害死曹彰就对曹植下手,但是他的母亲卞夫人警告曹丕,“你都害死我的曹彰了,再害死曹植,我绝对不会原谅你!”母亲的话,终于让曹丕放过了曹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