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9岁的蒋多多渴望用“高考0分”一战成名,她违规答卷,在卷子上写了8000多字抨击高考制度,还把笔名“碎心飞魔”写到密封线外。最后,她的高考成绩只有114分,现在她过得怎么样了? 蒋多多出生于1987年,她是河南南阳人,她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的父亲在外做保险员,母亲在家务农,他们家中是三兄妹,蒋多多排行老二,她上边有姐姐,下边有弟弟,所以她并不是很受关注。 姐姐已经在北京工作了,就她和弟弟还在读书,蒋多多想要引起家人里的关注,就只有好好学习,每个学期她都拿着奖状回家。爸爸妈妈希望他们都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所以蒋多多学习好,就会受到夸奖。 因为这份无形中的鼓励,所以蒋多多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她高中考上了市里的学校,这所学校很好,学生都是城里人,他们吃穿用度都很不错,很多东西都是蒋多多没有见过的。 蒋多多的成绩优势,放到现在的班级里已经不能凸显出来,她仅仅就维持在中间水平,这让蒋多多感觉到很苦恼,因为什么都不顺心。 家里的情况她了解,她没有开口让妈妈多给她钱,让她去和同学一样享受物质生活;高中的学业比较难,她也不能像初中那般轻松掌握,尤其数学,她学得很吃力。这样状态下,蒋多多本来就内向,如今变得更加自卑和敏感了。 可是她如果想要回家的话,一次就要换两趟公交车,中间非常费事,所以蒋多多只能选择住校。住校让蒋多多更加的不快乐,因为闭塞的空间,她也不愿意打开心扉和大家聊天,所以,住校两个月了,她都还没有一个朋友。 蒋多多心里的难过,她没有办法排解,她就通过写日记、写小作文的方式来记录,实在烦闷的时候,她就给远在北京的姐姐写信。 姐姐知道了蒋多多的难过,她安慰她一定要坚持下去,他们这样的人家想要出头只能好好读书。姐姐发现蒋多多的文字很有趣,不妨可以尝试着去给杂志社投稿,要是能够中稿,也就不辜负她的才华了。 蒋多多对姐姐的话,她刚好就听进去一半,她没有把心思花在学习上,反而把觉得投稿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所以她就把自己写过的故事寄给了不同的杂志社,可是所有的稿件都石沉大海,她一个回信都没有收到。 蒋多多不服气,因为大家都知道她在写小说的事情,所以都在等着她的结果,她担心大家的笑话,所以花了更多的精力在写小说上。终于她忙活了很久,她的一个片段被一个杂志社给收录了,还给她寄来了稿费。 因为这件事,蒋多多在同学们中出名了,大家都争着来看她的被收录的片段,而且还称呼她为“才女”,这是蒋多多为数不多得到了大家的称赞。老师也想要借此鼓励蒋多多,让她上台去分享自己投稿的经验。 这一段时间,算是蒋多多在学校里最为快乐的日子,她走到人群中也能听到大讨论她,“哇哇,她就是那个写小说的姑娘”“她好厉害哦”“看起来就与众不同”,这些话听到耳朵里,蒋多多终于可以自信在人群中抬起头来了。 蒋多多被写小说迷失了,她之后写的东西都很少很少再能被收录,她心里着急,干脆就把全部精力都放到写小说,可是随着能被收录,她又开心的不得了。她的学习已经被耽误了许久,老师都劝她“小说什么时候都可以写,现在你最重要的事情是高考,不要本末倒置了。” 但是对于老师的话,蒋多多根本就听不进去了,她觉得自己以后可以做个作家,完全可以靠自己的稿费养活自己,与其把时间花在做题上,不如把这些时间用来写更多的小说。 老师劝她:“你上了大学也可以写小说,而且看得过,经历得多了,你的思维更加开阔,写出来的小说也更好。”可是蒋多多不认同。一来是学习落下的太多了,她觉得赶不上了;二来,她不想失去唯一令她骄傲的事情,或者她也想要借着写小说来逃避学习的困难。 老师劝不了她,就找了她的爸妈来劝她,可是蒋多多依旧听不进去,她还对爸妈说:“要不,我就不参加高考了,直接退学写小说就好了。人家大作家韩寒,也是高中就退学写小说的。” 爸妈自然不可能答应蒋多多的要求,他们让姐姐劝蒋多多。姐姐告诉蒋多多:“韩寒人家是第一部小说就获得了50多万的稿费,你的第一部小说到达人家的标准了吗?韩寒不上学,他还有其他的退路,你想想你还有退路吗?” 即便姐姐已经说了重话,可是蒋多多依旧我行我素,她没能退学,可是也不再看书复习。 到了高考那天,蒋多多她不忙着答题,而是在试卷上的空白处,用“蓝黑”两色笔写下8000多字《高考制度批判书》,她还违规在密封线外写了她的笔名“碎心飞魔”。 晚上,她收到了《违规处理决定书》。高考结果下来了,蒋多多只有114分,她的文综如她所愿0分。 蒋多多没有因此成名,也没有人关注她,她就主动找记者爆料,终于有一个记者因为她的“疯狂”写了她的故事。 可是蒋多多没有意料中的“大火”,她没有考上大学,只能出门打工,她去了姐姐的城市,因为没有文凭,她留不下来。她的小说也没有成功,她只能回村早早嫁人生子,当初不如她的同学,如今都有了好的工作,她却只能过着自己不喜欢的生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