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传奇女子,提起民国才女陆小曼,你会想到什么?是她出众的外貌,还是她跌宕起伏的人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位传奇女子的世界,一探究竟。 陆小曼出身名门望族,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才华,北平的社交圈里,她可谓如鱼得水,年仅17岁,她就凭着精通英法等外语,被聘为外交口译,名声大噪。 然而,19岁那年,她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父母为她安排了一门亲事,对象是名叫王赓的青年才俊,王赓不仅文化水平高,还是位陆军少尉,前途无量,在父母眼中,他就是最理想的女婿人选。 婚后,陆小曼发现丈夫是个十足的“房事狂”,她感到身心俱疲,只好想方设法躲避,一次偶然的社交活动中,她遇到了徐志摩,两人一见如故,渐生情愫。 当陆小曼向王赓提出离婚时,王赓写信给她,字里行间满是不舍和怨恨。“小曼,我们好歹也是夫妻一场,你怎么忍心这样绝情?我知道你爱上了志摩,但我们的婚姻不该这样结束啊!你真的狠心抛下我们的一切?”读着信,她能感受到王赓内心的震惊和痛苦。 同时陆小曼与徐志摩的恋情,也遭到了双方家庭的强烈反对,陆家认为徐志摩配不上女儿,徐家则觉得陆小曼是个水性杨花的女人,还是在朋友的百般劝解下,双方父母才勉强点头。 陆小曼与王赓离婚后,嫁给了徐志摩,为了徐志摩,她还做了一个让人唏嘘的决定——打掉了与王赓的骨肉。 婚礼那天,他们请了徐志摩的恩师梁启超主婚,谁知梁启超当众数落这对新人,弄得他们无地自容。 婚后,陆小曼与徐志摩走南闯北,在上海、北平、厦门等地生活,他们在鼓浪屿度过了一段快乐时光,徐志摩创作了大量诗歌,陆小曼则潜心绘画。 陆小曼与徐志摩的婚后生活,是一幅浪漫而又充满艺术气息的画卷,他们就像两只自由的飞鸟,在上海、北平、厦门等地留下了属于他们的足迹。 鼓浪屿,成为了这对佳偶最快乐的天堂,徐志摩在这座充满诗情画意的小岛上,找到了灵感的源泉,他常常漫步于鼓浪屿的海滩和小巷,聆听海浪的呢喃和风铃的叮咚。 在这里,他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如《再别康桥》《偶然》等,抒发了他对爱情、自由的憧憬和感悟。 与此同时,陆小曼也在鼓浪屿找到了艺术的乐园,她常常携画板和颜料,在岛上的每个角落写生,在她的画笔下,鼓浪屿的日光、海水、花草,都变得生动而又富有情趣,她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视角,记录下了这座小岛的美丽风情。 在鼓浪屿的日子里,陆小曼和徐志摩过着简单而又惬意的生活,他们或漫步海边,或在家中品茶谈诗,或邀三五好友,举办沙龙雅集,他们就像两个纯真的孩子,在艺术的世界里尽情地嬉戏、成长。 这段时光,对于陆小曼和徐志摩来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鼓浪屿见证了他们的爱情,也滋养了他们的艺术。 多年以后,当人们谈起这对才子佳人时,总会提起他们在鼓浪屿的那段岁月,那是一段值得铭记和回味的时光,也是一段充满浪漫与诗意的人生插曲。 天妒英才,徐志摩不幸遇难身亡,陆小曼从此远离社交,专心艺术创作,后来,她虽与翁端午同居多年,但翁端午始终没有离婚,陆小曼坦言对翁并无爱情,她心中只有徐志摩,这段跨越封建藩篱的恋情,成为一段佳话。 1965年,陆小曼在上海病逝,结束了她传奇而坎坷的一生。 陆小曼的人生,是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她追求自由与真爱的勇气,她面对困境的坚韧,无不令人动容。她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个人细细品味。 消息来源:百度百科——陆小曼 简书——王庚和陆小曼:此去经年,到底谁又负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