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有两个外国小伙儿重走长征路,回来后觉得:"中国的长征是假的,最多只有一万三千里,

有两个外国小伙儿重走长征路,回来后觉得:"中国的长征是假的,最多只有一万三千里,哪有什么两万五千里那么夸张!" 长征哪是走个直线那么简单?红军当年是在枪林弹雨中前进,一路上翻山越岭、四渡赤水,走了多少弯路,留下了多少鲜血和生命,这些都不能简单地用脚步丈量。 是啊,长征不就是一部写满艰辛、充满奇迹的史诗吗?这场战争史上的壮举,凝聚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在漫漫征途中,年轻的红军将士前赴后继、舍生忘死。团长的平均年龄才25岁,师团长也不过20出头,最小的战士才14岁啊!就是这样一支青年军,硬是从8万多人打到了不到7000人。 每一步,都有战友倒下;每一步,都在和死神赛跑。但他们心中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始终没有消失。 张思德、陈树湘……太多太多的英雄儿女,为了心中的理想,抛头颅、洒热血。是他们,用生命铸就了长征的丰碑;是他们,用鲜血凝成了长征的底色。 长征路上,还有一个让人泪目的故事。 当时,有一位女红军马上就要临盆了,眼看孩子就要出生,可是敌人就在身后紧追不舍。怎么办?战士们咬紧牙关,一边抢救伤员,一边掩护孕妇。 这位女红军名叫王泉媛,是红四方面军的一名普通战士。在长征途中,她怀孕了,但仍然坚持行军作战。当部队行至川西草地时,王泉媛感到腹痛难忍,眼看就要生产。 此时,敌人的追兵已经逼近,大家都知道,如果停下来等待产妇分娩,整个部队都有被敌人追上的危险。可是,红军首长董振堂坚决表示,无论如何也要保证母子平安。 于是,在敌人的炮火声中,全连官兵冒着生命危险,一边抢救伤员,一边掩护孕妇。整整一天一夜,战士们轮流用自己的身体为产妇遮挡寒风,用衣服为婴儿保暖。 最后,孩子平安降生了,代价却是数十条鲜活的生命。有人埋怨,为了一个娃娃值得吗?红军将领董振堂却表示,为了革命的未来,这些牺牲又算得了什么。 是啊,这个婴儿的诞生,正是红军将士们视死如归、为了革命理想而甘洒热血的生动写照。他们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护党的未来、革命的希望。这种崇高的牺牲精神,不正是长征精神的真谛所在吗? 今天,我们缅怀革命先烈,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长征精神,学习他们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品质。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或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心怀理想、坚定信念,就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   对啊,长征之所以伟大,不就在于千千万万的红军将士抛家舍业、背井离乡,甘愿为了心中的信仰献出一切吗? 1935年6月,中央红军在四川懋功胜利会师,毛泽东同志成为党中央的核心,红军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战略阶段。 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会师后,红军召开了洮河会议,总结经验教训,统一思想认识,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奠定了扎实基础。 事实上,国际社会对长征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这样写道:"红军长征的壮举,使汉尼拔阿尔卑斯山之行相形见绌,简直就是一次野炊郊游。" 是的,长征不仅仅是一次战略转移,它更是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远征。在这场远征中,锻造了一支钢铁红军,凝聚了一批优秀的军事人才。 后来,正是这些经历过长征洗礼的将帅,指挥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乃至抗美援朝,屡建奇功。美国人就曾得出结论:是长征,铸就了中国军人百折不挠的战斗意志。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一代人都要从长征中汲取力量。 是啊,穿越时空看长征,它不仅属于过去,更属于现在和未来。它告诉我们,没有什么困难可以压倒中国人民,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脚步。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新的长征路上,让我们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万众一心,勇往直前,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伟业!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6-9-19 尊重历史 还原真相——驳长征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