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不仅是个写小说的高手,很可能还有我们猜测不到的阅历。 在武松醉打蒋门神的章节里,武松提出了一个要求“无三不过望”: 武松道:“我和你出得城去,只要还我无三不过望。”施恩道:“兄长,如何是无三不过望?小弟不省其意。”武松笑道:“我说与你。你要打蒋门神时,出得城去,但遇着一个酒店便请我吃三碗酒。若无三碗时,便不过望子去。这个唤做无三不过望。”施恩听了,想道:“这快活林离东门去有十四五里田地,算来卖酒的人家也有十二三家,若要每店吃三碗时,恰好有三十五六碗酒,才到得那里。恐哥哥醉也,如何使得!" 也就是说,武松出发的地方距离蒋门神的店快活林有十四五里,武松提出要沿路喝酒,而且不是喝一两次,而是喝十几次,非常令人费解。 这是武松想出来的一个计谋,打蒋门神这件事虽然是正义的,但是他的身份师出无名,而且对方武力值大小没把握,到底能不能打赢还是未知数。真喝酒装醉汉,他“瞅着醉眼,径奔入酒店里来”不仅调戏蒋的小妾,还把她按到大酒缸里泡酒逼得正主出来打架。 这个打法,进可攻退可守,在王少堂的扬州评弹《武松》里有更详细的分析,假如蒋门神真的如武松所愿被打倒,则让施恩收回被抢的店,驱逐蒋门神。假如自己武力值不如蒋门神,被对方放倒了,就索性装醉汉到底,一睡不起,你个开酒店的还能不遇到醉汉吗?虽然调戏了女眷,但是人只是按在酒缸了,也没受伤,蒋门神是个生意人,不可能对武松这个醉汉做出更重的伤害。 这不是一个鲁莽的武夫能想出来的计策,这是施耐庵想出来的,说明什么,他可能曾经有类似的经历和智计,这不是一个普通文人能想出来的东西。 打败蒋门神之后,武松还当众演说了一番,说自己是听老百姓议论才知道蒋门神欺压小生意人,自己是仗义出手,和施恩没关系,是自己打虎英雄精神要求他来打抱不平。完全撇清自己和施恩的关系,细心地避免施恩日后被报复的可能性。 在武松杀嫂祭兄的故事里,武松明知大哥被潘金莲杀害的经过依然走的是报官的路,直到官府推脱缺乏人证物证不给立案,他马上明确这条路走不通,只能自己动手杀人,在此种情况下,他还能心平气和地请来邻居,杀嫂的时候请邻居写供词,把一众人稳住派士兵看守,自己有条不紊去杀西门庆,每一步都是精心度量过,计算过的,武松和鲁智深都是靠武力值出名的英雄,但是办事的方式完全不一样。 武松不仅是个武学高手,也是个智勇双全的英雄,最佳合作伙伴,可惜的是他加入的是梁山团伙,假如在盛世,他很可能也能当个为国杀敌领兵的大将。 过去我常常在想,施耐庵到底经历了什么,直到看到:据民间口碑,张士诚起兵反元,在平江(苏州)称吴王,聘施耐庵为军师,后张士诚降元,施耐庵屡谏不从,因而弃官去江阴祝塘东林庵坐馆。 别人写的可能是想象,而施耐庵写的说不定就是经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