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还有一项技术
中国至今仍然望尘莫及
如今这个世界真是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过去美国的大宗商品曾在中国是一枝独秀,久负盛名。而现在光环却没那么大、那么高了。该观点是美国的《华盛顿邮报》说的。
《华盛顿邮报》自己感慨说:“咱们美国的一切在中国人眼中都是好的。恨不得脚穿耐克鞋在麦当劳举办婚礼,拿着苹果手机坐在星巴克喝咖啡。这些之前在中国都是中产阶级的标准,但现在却不似以往了。”
12年前,中国的电影院几乎完全被美国好莱坞大片所占据。2012年,是中国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最重要一年,那一年中国票房收入前十的影片当中有七部都是好莱坞的电影。当年美国的软实力在中国体现的太鲜明了,那个时候中国工业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太难了,而且稍稍有点儿成就,美国便把你的品牌买过来,踩到脚下。
我们许多国产品牌就是这么被美国人或其他国家的人采用这种办法给打压致死的。美国人做的太绝了,引起了中国人的反感。所以这些年来美国人也在检讨,美国在中国怎么逐渐不得人心了呢?
《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则给出了答案:随着中国日益强大和繁荣起来,中国人逐渐变得文化自信了,尤其是中国的一些年轻的孩子。有一些80后、90后和00后,他们当中很多人外语讲得相当熟练,到国外转一圈后就没有了像五六十年代的人看外国人的那种仰视感,只有平视。而且他们发现西雅图、洛杉矶等地方也不过如此。
比方修个桥在中国也就几个星期的事儿,美国修了六个多月至今还没修完。类似这种感慨在当代中国人里发生的实在太多了,而且现在中国产品也不比美国的差。随着中国产品的难关一个个被攻克,包括过去专门追求过国外大牌子的一些中国人,如今也都不好意思把那些带外国牌子的大logo穿在身上了。现在老百姓排队买华为,而且买到华为之后那种自豪感不言而喻。
咱们就拿老百姓用的最多的智能手机来说,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苹果销量同比下降了19%,华为却增长了70%;再比方说电动汽车,全世界最好的就是中国产品,中国人在比较车辆的时候不再是只认传统的外国品牌,更多的是关注车辆的智能驾驶怎么样以及新科技表现怎么样等等。
再说到刚才提过的咖啡店,星巴克过去星罗棋布,现在好多老百姓都换成了咱们自己的瑞幸咖啡。至于在娱乐业和电影业方面,好莱坞更是一败涂地,2023年中国国产影片收入已经占到总票房的80%以上,一改好莱坞的霸屏现象。
这说明什么呀?说明美国的产品在中国的吸引力下降,这是个不争的事实。美国报纸还讲了一个事:过去有部情景喜剧火得不得了,名字叫《老友记》,播了十多年,更新了十季,影响力非常之大,连《人民日报》都报道过。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场景叫中央公园咖啡馆,当时北京就有人一模一样的复制了剧中的这个咖啡馆,然后美国人就骄傲地说这是美国文化输出最有力的案例之一。
但煞风景的是,这一家咖啡馆,在2020年宣布关门,这件事又证明了什么?《华盛顿邮报》指出,美国模式消退了,美国光环不在了,美国这个古老的帝国现在处于衰退状态,而中国年轻的一代开始平视美国,中国文化崛起的时代来临了。
值得警惕的是,西方某些势力不甘心中国的进步和强大,在经济、科技、外交、军事等领域对中国进行全方位多方面打压。在文化交流交融的复杂形势下,把西方模式奉为“普世价值”大肆宣扬,对中国模式则极力抹黑、干扰甚至妖魔化,我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有的人说中国也不是什么都好,那是自然。前不久我接待了一个从欧洲回来的朋友,他回来之后就说中国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但他也承认中国社会治安真好,中国的产品物美价廉。
幸福与否存在于比较当中,这种比较很重要。当然我们中国仍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空间,自己的缺点也要抓紧时间补足、克服。
(本文根据司马南老师视频节目整理,内容有删改)
参考文章|观察者网、华盛顿邮报、雷哥聊工业
责任编辑|胡言 笔夫
部分图片|网络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