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深度分析了中国科学实现重塑的三个主要原因:资金、设备和人才。
首先,中国的研发支出自2000年以来增长了16倍。虽然仍与美国存在不小差距,但中国在大学、研究机构的支出已超越美国,并在应用研究和实验开发上投入了大量资金。
先进劳动力是中国科研进步的主要原因。受国内激励措施吸引及美欧国家政治压力影响,出国学习的中国学生正带着技能和知识争相回国。经合组织数据显示,自2000年代末以来,回国的学生数量多于留在当地的学生数量。这些海归成为主要科研力量,发表的论文数量是留在美国的同等研究人员的2.5倍。
在科学装备上,中国同样投资颇丰。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在拥有世界上最灵敏的超高能量宇宙射线探测器、世界上最强的稳态磁场,不久后还将拥有世界上最灵敏的中微子探测器之一。
现在,中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不乏最先进的设备和精英研究人员,且薪酬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西方机构对年轻而有抱负的中国科学家的吸引力似乎越来越小。美国麻省理工前研究院尼科·麦卡锡称:“中国学生并不像他们的导师那样,将美国视为某种‘科学圣地’。”
以AI为例。美国乔治敦大学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CSET)5月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AI研究论文总数量,还是AI研究高引用率论文数量,中国机构都名列前茅。“中国的AI研究是世界级的,”CSET人工智能分析师扎卡里·阿诺德表示,“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等领域,他们有着明显的领先优势。”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