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的关系,正发生三个微妙变化,释放的信号很强烈! 第一个,三方旅客互流,带动各自旅游业。一季度,中国游客赴韩人数为101万人,高居韩国外国游客榜首。赴日中国游客133万人,同比猛增8倍,这些游客在日本平均消费高达29万3100日元,同样拿下外国游客消费榜首。与此同时,日韩游客也在疯狂涌入中国的成都、张家界等旅游城市。例如1季度来华外国人猛增3倍,其中1月赴华韩国游客猛增900%。中国游客赴日韩,带动了他们的奢侈品消费、旅游消费,日韩游客赴华则能品尝到我国的美食美酒、文化底蕴。 第二个,三国制造互流,带动各自制造业。最近,有日媒发现,中国的汽车、家电等产品在日本年轻人中愈发受欢迎,包括Bic Camera、Edion等日本家电连锁店,都在力推中国家电品牌。借助这股风潮,一些日本品牌依旧与中国品牌合作推出新产品。去年前八个月,韩国从中国进口的化妆品额也同比上涨约190%。 另一边,日韩产品在中国市场也正迎来新的机会。要想保持一个市场的活跃和竞争,日韩市场离不开中国品牌,中国市场也离不开进口品牌。无论是机械、电子数码设备,还是服饰、美妆产品,日韩品牌都有不错的表现。就拿今年618来说,天猫上的百货,唯品会的服饰、美妆,国货和进口销量都迎来了猛增,进口部分日韩品牌占比不小。虽然整体上日韩品牌竞争力在减弱,但部分固有优势还在。 第三个,人才流向逆转。前些年,日本在很多方面技术领先,于是中国的人才流向日本。当下这种情况正在逆转,虽然依然有人赴日赴韩学习,但来华学习的日韩专家,技术人员却远大于出去交流的数量,近年来已有超8000名重量级日本科学家来到中国的大学任职。20年前日本的经济规模、研发经费是中国的4倍、3倍,20年后的今天,数据完全反了过来,技术也正是在人才流通中得到升级的。 世界经济三大火车头,欧共体和北美的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都实现了经济一体化,只有东亚三强还没有实现经济一体化,日韩应该面向未来,尽快与中国实现经济一体化,加速完成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只有这样才能化解当前日韩低迷的经济!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