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茶海直播
我要给王庆打个报告
文/司马南
昨天我在贵州湄潭茶海,还有永兴古镇,直播了三个多小时,当地融媒体记者采访的时候,我才知道昨天是“国际茶日”。
当年在贵州卫视做主持人,弄过好几个栏目,那些年每个月都要来贵阳,遵义地区也去过两次,但是这个湄潭县我是第1次来,好家伙,茶园面积单体65万亩……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就是说在全国范围之内,没有比他更大的连成片的茶园了。登上观海楼,环顾四周,看到的看不到的都是茶园,茶树连成片,芳茶碧连天,中间有些弯弯曲曲的小路,还有散落在茶海中的贵州特色民居,从任何角度看都是一幅画,真想跳下去,融入茶海,在这里住上一阵子。
按说喝了一辈子茶,我对茶也算有一些常识性的了解,但确实不知道贵州湄潭的茶园有这么大,茶叶质量有这么好,茶叶销量有这么大。
2020年,湄潭县荣获全国茶叶百强县第1名。
2021年,湄潭县荣获全国茶叶百强县第1名。
2022年,湄潭县荣获全国茶叶百强县第1名。
2023年,湄潭县荣获全国茶叶百强县第1名。
2024年……
2024年还没评呢。
至于各种荣誉,各种奖状,多到不可计数。
昨天一天数不清喝了多少杯茶,每到一地便有人献茶,红茶绿茶袋儿茶年轻人喜欢喝的创新茶水果茶花样繁多,还有层出不穷的茶点心,奇怪的是喝了这么多茶我没醉茶,只是醉心醉眼。
湄潭县是遵义的一块福地,海拔1千米左右,起伏的丘陵正好适合茶叶生长,昨天早晨有小雨,后来只见雾不见雨滴,太阳始终没有正眼儿瞧过我们,透过透过似纱的薄云,偶尔隐约露个面,云雾缭绕,空气湿度蛮大,古镇李政道茶馆喝茶的时候,仿佛听到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当你出门望天的时候,这一切又嘎然而止了,同行的制茶大师金循先生说,这一切都是大自然恩赐,恰是茶叶生长所需要的。
如果说湄潭山水赋予了好茶叶自然禀赋的话,明朝以钱邦芑为代表的隐士群体,就是一大堆知识分子跑到这儿来躲避战乱,则给这片山水赋予了人文的特色,贵州茶文化研究会周开迅先生送给我一本《南明隐士文集》,昨天晚上读到很晚,书很厚,概有六七十万字的样子,读来有趣,涨了不少历史知识,原来湄潭县是这么一个有文化的地方。
如果我告诉您,17岁的李政道(没错,就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政道)在这儿读书,王淦昌在这读书,程开甲在这儿读书,朱可桢在这儿搞教学研究,您会不会更惊讶?
如果我告诉您,以国家的力量从事茶叶方面的专业化研究,专业化种植,这里是最早的中央研究所和试验场,这就是今天的茶文化博物馆,您会不会更惊讶?
如果我告诉您,为了保卫遵义会议的召开,罗炳辉将军率领红九军团驻扎湄潭县,当地老百姓出城五里以茶酒相迎,短短14天,罗炳辉将军在这里建立了红色政权,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红军标语,您会不会心生向往?
湄潭茶海,置身这个网红打卡地拍那么几张照片,就不虚此行。
湄潭,我会再来的。
要是有娶小我50岁新媳妇的机会,婚礼必在茶海办,茶不醉人人自醉。
中国茶叶流通会协会的会长王庆先生,他十八岁那年,我就认识他,后来同在国家商业部机关当差,现在他是中国茶叶的领军人物。
我会认真写个报告,通过居委会中心理论组报到东城区,再呈转给他,要重视湄潭,要欣赏湄潭,要发展湄潭。
湄潭在遵义,遵义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湄潭茶叶大行天下,也或可以成为中国茶产业大而图强的转折点,成为中国茶文化复兴的中继点。
(2024年5月22日早饭前,写于湄潭万亩茶海民居小张太太前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