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2玩脱了啊 庆余年2不好看。
1、【假死欺君】的设定是生造的,细看其实逻辑不成立,更像是因为范闲爹太多了,客观上二皇子根本干不过他,所以要捏造一个主观上的难度让他的外挂都被ban,然后加上deadline让他硬闯关。 但不管是谁看,都觉得通顺的剧情应该是范闲回来揭露二皇子阴谋,二皇子反击斗智斗勇,假死这一计顺理成章,很容易被剧中人物理解,非要搞一个【假死欺君】的设定,又傻又尬又多余。
2、太直白了,不管是人物性格还是人物动机。 比如王启年的设定,是又圆滑又狡猾,但不失可爱,比较立体的一个形象。2里面只剩油腻了,油腻的马屁,油腻的搞笑。 我举个例子说明一下,第一季王启年问范闲要不要杀锁匠,听到范闲的回答之后,王启年偷偷露出狡黠又欣慰的笑容,范闲随即反应过来王启年在试探他。朋友们,什么叫人物弧光,什么叫留白,什么叫值得细品,这边是教科书了啊。 这是高级,相对的,这一季王启年出场那段拍范闲马屁,就叫油腻,油腻就是直给,是生怕观众看不懂,所以要360度无死角的展示,是粗俗过露。王启年不是锁心,他不需要搞煮葱烩。
3、第一季的好看,就是在故弄玄虚和有点东西里面反复横跳,很多逻辑不能细想,但因为剧情转的弯多,倒也无暇细想,到第二季,只有故弄玄虚,剧情转折之做作,之僵硬,之直给,之怕观众看不懂刻意降智和展示,失去了第一季最妙的精髓。 举个例子:范闲和王启年回到京都,看到城外在祭拜死人,两人居然要看到范闲的名字才意识到是在祭拜他,蠢不蠢,就问大家看的难不难受。如果是第一季,出现这个镜头的那一秒钟,王范两人就会开始揶揄了对吧。这包袱抖的,有点春晚小品那意思了吧。
如果说第一季是有赵本山的春晚,有亮点撑着,第二季就是失去赵本山的春晚,食之无味。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