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曾几何时,小语种被称为容易就业,赚取高薪。然而现在,别说高薪了,就连工作都找不到了!
小语种神话
前些年,有这么一种论调:英语烂大街了,不吃香了,小语种才有大发展。
很多人不明就里,觉得学德语、日语、韩语,这种所谓小语种,能出人头地,能赚大钱。
别人瞎吹也算了,科班出身的人,也跟着瞎吹。
好几年前,参加个聚餐,席间有一位上外的英语专业的,在那高谈阔论。
他的意思是,英语真的没什么用,找工作只能拿低薪。而小语种赚钱多,什么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一小时就几千块的收入。
虽说这人有些吹牛,但当时也没多想,觉得小语种虽然没那么夸张,但工资肯定不错,而且很吃香。

现实困境
然而,这些年过去了,小语种别说赚大钱了,连基本温饱都保不住。
询问了不少人,大部分小语种工作者都叫苦不迭。
一位西班牙语专科生说:说的好听,学好西语走遍天下都不怕。结果西班牙语都是穷鬼国家,什么墨西哥、阿根廷、委内瑞拉,不是崩溃就是崩溃的边缘。就一个西班牙,勉强还算可以。就算美国,西班牙语也是非法移民的语言!
其他小语种,日子也不好过。
有个日语专业的亲戚,现在找不到工作。
好在是女的,一家高级日料店,邀请她去当餐厅服务员,穿着和服、说着日语为客人服务。
但让一个大学生去当服务员,这位亲戚始终放不下这个心结。
不过前几天听到消息,她决定去当服务员了。毕竟在家待着,一分钱也没有。

还有一个朋友,韩语专业,之前在山东的韩企做事,薪资待遇还还不错。
现在待业在家,只能靠家教韩语度日。
按照他说法,现在韩语一点用都没有,找工作很难很难。
微语种
小语种没花头,意味着学外语就业已经结束?也不尽然。
虽然小语种是很坑,但有一种情况,才是真正王者——微语种。
什么叫微语种?就是这种语言使用很窄很窄,说的人很少很少,甚至只有几万人,几千人在使用。
在非洲、大洋洲的小国家,这种微语种比较多。
比如阿姆哈拉语,只在埃塞俄比亚等少数国家使用。
所罗门群岛的皮金语,海地的克里奥尔语,都属于微语种。
此外,尽管法语是非洲通用语言,但仅限于上流社会。在非洲各个国家都有混合法语,既不属于法语,又不属于非洲本土语言,掌握这些语言是非常有必要的。

专业对口
有人问了,既然小语种找不到工作,那没几个人说的微语种更找不到了呀。
错,微语种其实很吃香!
紧缺的微语种,基本都有对口部门,不过这些部门每年就招1个应届生,招进去就是外交部门的直属了。
以后代表中国,前往当地进行外事工作。
在海外奔波几年后,回国就舒舒服服,前景无限。
就算想从事普通工作,薪资也很诱人。因为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担任企业的翻译,也是非常吃香的。
在非洲一些小国家,能说当地语言的翻译,收入往往很高。
如果是紧缺的微语种,赚取高薪相对容易。
而且不论非洲、拉美、大洋洲,这些中国员工生活条件是非常不错的。
以非洲为例,住在外国人聚居的安全区域,公司租的大别墅,家用电器网络电脑一应俱全。生活开销大部分都能报销。
逛的是欧美外资超市,吃的高档餐厅,旅游是五星级酒店,基本上感觉不到这是落后的国家。就像80年代欧美人在上海一样。

所以,以后再有人瞎吹什么小语种赚钱,小语种稀缺,就一笑了之。
真正的好专业,是那些鲜为人知的微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