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如约而至,而人间容颜早已换了新容颜。花木循时而生灭,人却困于生死之间。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都应该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02
竟日焚香坐,无心与是非。
——明末·何绛《净土禅林访雪嵩大师》
禅室炉烟袅袅,终日静坐,心若止水,不问红尘纠葛。世间是非如檐角风铃,响过便散。若真的能“本来无一物”,何须辩黑白呢,只道是,闭门即深山,焚香即净土。

03
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
——唐·怀海《无题》
聚散皆由缘法,如云随风动,来去也无痕。有些人,有些事强求不得,正如苏轼所言“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自然四季有更替,人生有老生病死,其实不论哪种状态,随时随地都是的抹风景,缘来缘去都由它。
04
遇饮酒时须饮酒,青山偏会笑人愁。
——明·唐寅《无题》
酒逢知己须尽欢,青山常在人易老。唐寅笑看世人愁眉,愁如春草,愈剪愈生,不如学刘伶荷锸随行,醉卧山前,笑对浮云过眼。

05
无为无事人,逍遥实快乐。
——唐·寒山《诗三百三首·其二四六》
人生无欲无求,方入庄子“逍遥游”之境。寒山子一袭破衲,却胜锦衣玉食。世人营营碌碌,如蚂蚁竞血,殊不知“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只要你不为形役,粗茶淡饭的清简生活,也是有滋有味的幸福。
06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唐·白居易《初出城留别》
纵然身似飘蓬,心若安于现状,四海皆为家。乐天此句暗合东坡“此心安处是吾乡”。陶渊明“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亦是此理。漂泊者若能守得灵台清明,逆旅也可以酿作归程。

07
静觉眼根无俗物,翛然一室自焚香。
——宋·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闭门即是深山,焚香便隔红尘。王汝舟独坐幽室,眼无俗尘,心似陶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炉烟、一卷经,胜过黄金满屋。所谓清净,原不在山林,而在方寸之间。
08
人生何似一杯酒,人生何似一盏灯。
——宋·白玉蟾《快活诗》
酒尽杯空,灯灭影散,人生不过须臾泡影而已。白玉蟾勘破浮生,灯灭可再燃,酒空可再续,人生不再来,可是,即便是死亡,也是另一种生命的重生,何不学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笑对自然枯荣,人生生死。

09
茫然不悟身何处,水色天光共蔚蓝。
——宋·韩驹《夜泊宁陵》
我只觉得心中一片茫然,不知道身在何处,眼前的水色与天光都是蔚蓝。天地本无心,有时候,你不必强求答案?你已经置身于水天一色的蓝天下,在哪里都已经不重要,且学那庄子梦蝶,与秋水长天共忘机。
10
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
——唐·王维《覆釜山僧》
一旦悟到了寂灭的快乐,这一生都觉闲余安宁。摩诘居士深谙禅机,心若不为外物所累,一瓢饮、一箪食,便胜却人间万千繁华。你要觉悟到人从一出生就意味着死亡,一切都如释重负。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侵权或不当使用之处,请联系我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