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半夜醒来,警卫想叫邓大姐被制止,留下永久遗憾 1976年1月对中国人民来说注定是灰色的,而对当时身在北京医院的众人来说,更是无比的黑暗。 因为就在他们身前不远处的病房里,躺着一名深受众人敬仰的人,那就是新中国的总理周恩来。 其实这样的结局对在场的所有人来说都早有预料,毕竟那个时候总理已经跟癌症抗衡了600余天,但就算在怎么做好准备,亲眼见证了这一切的众人还是难掩心头的悲痛。 而更让他们感到难受跟遗憾的是,因为病情是突然恶化,因此在总理逝世的时候,对他最重要的人却并不在他的身边,这让众人实在难以接受。 大家好,我是初初。接下来几分钟,我将为你解密:对总理最重要的人是谁,他们当时又因为什么原因而无法陪伴在他身边。创作不易,感谢你的点赞和转发,动动手指点个关注,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976年1月5日,因为身体状况不断恶化的缘故,305医院不得不再次对总理进行手术。 因为早前就经历过大量手术的缘故,总理的身体相当虚弱,因此邓颖超便一直在医院里陪伴着总理,一直看护到夜里一两点,她才舍得离开医院。 但邓颖超毕竟也已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再加上1月8日的时候,总理的各项身体指标开始平稳起来,因此众人便劝说邓颖超回去好好休息一天,明日再来。 结果就是这个夜里,一直在昏迷中的总理却醒了过来,在开口让守在一旁的工作人员去照顾其他更需要照顾的病人后,他的目光就一直没有离开过房门。 工作人员知道他在找谁,也问他要不要把大姐叫回来,但总理却只是摇头反对,不过他的目光一整个晚上都没有离开过房门。 这一幕在周边人的眼里其实是温馨的,因为在他们看来,总理既然已经醒了过来,就证明已经脱离了危险,大姐第二天收到这个消息后肯定会第一时间赶过来,两人很快就会见面。 但谁能想到,就在短短几个小时后,还在吃早饭的邓颖超确收到了总理的消息,结果却不是喜报,而是噩耗。 尽管大姐当时距离医院只有十分钟的路程,但等她赶到病房外的时候,只有一个盖上白布的身影躺在病床上被推了出来。 而这就是这对从《五四运动》结缘,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终于迎来了新中国建立的革命伉俪,人生中的最后一次见面。 明明只是夜里的一通电话,区区十分钟的路程,就在一夜之后,成了一生的永别。 而更让人敬仰以及为他们感到遗憾的是,在遗体告别仪式后,大姐遵循总理的心愿,进行了遗体火化,并将他的骨灰洒向了大海。 只因这是总理跟大姐的约定,火化是中国殡葬的一次改革,而总理选择抛洒骨灰,是希望这能够成为中国殡葬的第二次改革。 这就是总理,他的一生就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真实写照,哪怕是身后事,他也希望能够为人民再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