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两天就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了。相信有很多伙伴会在五一期间加班。那么五一加班费到底该如何计算呢。估计很多伙伴会被HR挖坑了,HR会跟你说“调休”、“换班”、“补休”、“值班”。估计HR会和你讲一大堆名词出来。为了搞懂加班费怎么计算,和大家分享一下具体细节: 先搞清楚3个工时制度: (1)标准工时制度: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每天8小时,每周40小时的内容。 (2)不定时工作制度:需要向人社局申请,批准后,方可执行。一旦执行,基本没有加班费。 (3)综合计算工时制:需要向人社局申请,批准后,方可执行。一旦执行,平时延时、周六、周日无加班费,法定假有加班费。 五一劳动节加班费计算——法律依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加班费计算的基数问题——到底是最低工资标准?还是合同约定的应发工资?还是基本工资+岗位工资? 我们以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为例: 上海的基数规定参照文件《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 江苏的基数规定参照文件《江苏省工资支付条例》。 山东的基数规定参照文件《山东省企业工资支付规定》。 各位伙伴可以去查询本地区的一些规定,各个地区对加班费的计算基数,都是有规定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大家如果有问题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