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缘何“重刑轻民”

所谓“重刑轻民”,意思就是说在律法之中重视刑法,而轻忽民法。在中国古代各种各样的刑法以及由此而衍生出来的手段,诸如“腰斩

所谓“重刑轻民”,意思就是说在律法之中重视刑法,而轻忽民法。在中国古代各种各样的刑法以及由此而衍生出来的手段,诸如“腰斩”“炮烙”“凌迟处死”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名词,可谓举不胜举,到今天依然被人们所熟知。

但如果说起“民法”,却鲜为人知。那么为何古代封建王朝会形成“重刑轻民”的传统呢?

一、中国古代刑罚起源于奴隶制社会,其目的是为了在保证劳动力的同时,利用严刑峻法来区分阶级,稳固统治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上下足足有五千年之多,从夏朝开始,中国古代的先民们有一个个部落氏族之间转化为一个个独立在中原大地上的独立国家。

而商朝以后,中国古老的刑法就进入了当时的封建社会,大家都知道,作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发展到现在是唯一一个依然鼎立于世界的超级大国,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华民族似乎从来都没有太久的太平过,朝代更迭更是成了家常便饭。

每一位统治者都希望自己建立的朝代可以经久不衰,所以刀、剑等兵器便成了他们统治的利器,可是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该杀,那么怎么样可以杀鸡儆猴,让罪犯得到应有的报应并且让普通百姓放弃想要犯罪的念头呢?于是刑法出现了!

我国最早的刑法成文法典源于夏朝的“禹刑”,《左传》中说: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以后的各代都对它进行不断地改编和完善,到了商朝时候呢,不光出现了成文法,甚至还出现了相关的司法机构,并且设立了监狱和刑具,至此,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真正开始了他们利用刑罚来统治国家的时代 。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刑法其实就是统治者们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阶级统治的强硬手段。

二、随着封建时代建立,奴隶制虽然逐渐被废止,但统治阶级与老百姓之间阶级对立的本质没有改变,为了加强统治,历代皇帝们一直重视刑法并对其作出发展

刑罚最初的出现其实还是很人性化的,当时夏朝出现的刑法并没有想要致人于死地,当时只是想让犯了错误的人从他内心感到羞愧,让他有改过自新的机会,所以当时的刑法还是很人道的。

但是被害人的家属可不这么想,他们看到自己的亲人死于非命,而罪犯在接受触犯之后依然可以逍遥法外,他们就想:既然国家不管,那么就只好自己报仇了。这么一来,就开始了冤冤相报。

当然了,当时的统治者看在眼里想在心里,他觉得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办法,那么就是给予罪犯等同于自己所犯罪行的应有的惩罚,比如说后世广为流传的“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于是,在经过几代统治者的努力下,刑法也从最初的精神刑罚逐渐逐渐的转变为肉体刑罚了,这么看来啊,其实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刑罚的演变也相对着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演变。

远古时期,大家都信奉神,而中国最早的五刑也是由神而启发的,古人认为五行相克,所以要给予罪犯最严厉的处罚一定首先是要破坏他的五行,面对罪大恶极的罪犯,主要是使用墨刑、劓刑、宫刑、髌刑和大辟这五种主要刑罚。

那么这五种刑罚和五行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了,咱们老祖先可是很聪明的,《逸周书》里面记载过:

“火能变金色,故墨以变其肉;金能克木,故髌以去其骨节;木能克土,故劓以去其鼻;土能塞水,故宫以断其淫;水能灭火,故大辟以绝其生命。”

由此可见,咱们老祖先用最文艺的方式解释了最凶残的惩罚犯人的方法。

在这五刑之中,除了大辟(也就是砍头)是剥夺犯人的生命权力之外,其他的四种都是让犯人心理和生理都遭受到严重摧残的刑罚。

就拿墨刑来说吧,墨刑就是和现在社会中相当流行的纹身一样,只不过墨刑可不是时尚的象征,墨刑是将一个“囚”字纹在犯人的额头上,这个烙印根本不可能去掉,会在犯人的头上烙一辈子,就算最后犯人被释放了或者是逃了出来,那么走在大街上,也是所有人嘲笑的对象,可以说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让人生不如死了啊,由此可见,五刑的出现实际上是为了折磨罪犯,让他们一辈子赎罪,永远活在法律的阴影之下。

同时,古代中国刑法的发展离不开一个人,就是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原大地的皇帝——秦始皇。秦王嬴政历史上对他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他是个明君,统一文字统一钱币等贡献让喜欢他的人觉得对他赞誉有加,可是也有不少人认为他是一个暴君,比如强征30万劳役修长城,还有那座巍巍壮丽的骊山大墓,不知道让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就是这么一个具有巨大争议的帝王。

他将中国古代的刑罚制度的运用,使得五刑的发展达到了巅峰。秦王嬴政在位时期,是历史上儒家发展的初期,秦王认为儒家思想乱人心性,认为想要统治国家更加长久,必须要依靠铁血的法律,所以在儒家和法家当中,秦始皇选择了更适合当时国情的法家学说,并大肆捕杀儒家学派学者,最终才有了著名的“焚书坑儒”。

经过几个朝代的不断更迭,中国的刑法在明朝算是基本确定下来具体的形式了,毕竟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前人已经将各种惨绝人寰的刑法想的差不多了,留给朱元璋的似乎也没有太多可以发明的东西了,但是在明朝初期,朱元璋设立的司法机构 东厂、西厂、锦衣卫等,让大明王朝在历史上显得杀气腾腾,而明太祖朱元璋也给人一种暴君的形象。

三、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奉行“民可是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原则,强调百姓对于国家的义务,而忽视国家对于百姓的责任,所以形成“重刑轻民”的现象

谈到中国古代的民法,似乎很少有哪个文献对它有详细的记载,甚至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根本就没有民法,但是事实是这样的吗?确实,事实就是中国古代并没有什么民法,有的只是和刑法混为一谈的混合法,那么咱们想想,为什么欧洲在古时期就有民法呢?那么首先我们要来了解一下欧洲当时的国情以及我国在当时的国情。

欧洲最早的成文法是什么呢?当然是罗马《十二铜表法》了,这可以说是开了世界民法的先河了,当时的罗马帝国是世界第一大国 ,他的属地从最初的小亚细亚半岛逐渐扩展到整个西欧、东欧和北非一代,如此庞大的帝国必然住着许多被罗马帝国征服的民众,这些民众来自于五湖四海,在他们脑海中的法律制度参差不齐,最终促成了罗马帝国的万民法的形成。

再来看当时罗马帝国。欧洲大家都知道,到了现在为止依旧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当时的小国家更是数不胜数,多如牛毛,而当时欧洲各个国家的主要税收都来源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那么,针对与罗马境内或者是居住在境外的罗马公民的法律——万民法就是用来解决一些民事争端的,毕竟商业互通有摩擦在所难免。

最终形成的《查士丁尼法典》算是彻彻底底的将欧洲民法带向了全世界,那么为什么民法在中国古代就没有丝毫的用处呢?其实原因很简单。

欧洲讲究的是以民为本,设立的元老院、参议院都是希望国家的臣民可以参与到国家的治理中来,所以他们的法律更加偏向于人们的权益。而中国就不一样了,中国自秦始皇开始,不论朝代如何更迭,每一个朝代只有一位至高无上的统治者 ,那就是历朝历代的皇帝。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他们能够得到天下靠的就是不断地杀戮不断地战斗,而当自己登上皇位的时候,他们又怕百姓会造反,所以根本不会去听取百姓们的意见和建议,他们认为自己就是天下最大的主人,对于那些胆敢对他不忠诚或者是想要站起来反对他立场的人,他们都会使得对方遭受百般折磨。

这也就不需要什么民法了,因为皇帝不会给平民百姓任何属于百姓自己的权力,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古代刑法自夏朝开始就在不断地进步,而民法的发展却始终是落后于欧洲几百年的时间了。

结语

其实中国历史上的“重刑轻民”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必需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古代战争不断,一代又一代的战争让中国社会之中的阶层逐渐变得尤为重要,战争中的胜利者就是可以站上金字塔最顶端的人,而他们需要牢牢地统治自己治下的子民,想要依靠民法来治理国家实在是太困难了,并且庞大的阶级不允许平民有任何话语权。

所以唯一能巩固自己统治阶级地位的就只有酷刑,从而达到杀一儆百的功效,让自己的统治可以永远进行下去,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代帝王大多“重刑轻民”的原因了!

参考文献:

《汉书》

《资治通鉴》

《文献统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