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北大才女林昭被判死刑,死前高呼:历史终将证明我无罪 1968年,大名鼎鼎的“北大才女”林昭在公审大会上被判处死刑,行刑前,林昭振臂高呼:“历史终将证明我无罪!你们都会后悔的!” 话音未落,枪声响起,36岁的林昭离开了这个世界。 林昭到底做了什么?为何会被判处死刑? 林昭出生于苏州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才华横溢。 林昭本名彭令昭,她很喜欢看《红楼梦》,觉得自己很像书中的“林黛玉”,多愁善感却又固执坚韧,所以她给自己改名为“林昭”。 林昭的父母都是革命元老,共同为苏南地区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成长于革命家庭的她,也跟随父母的步伐,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林昭考上了苏南新闻专科学院,这所学校在当地被称为“革命摇篮”,许多革命志士都曾在这所学校就读。 林昭从中学毕业后,主动要求前往农村基层工作,参与到土改一线工作当中。 新中国成立后,林昭又进入《常州民报》担任编辑。林昭虽然自比林黛玉,但她的性格却比林黛玉要开朗不少,在《常州民报》工作的时候,深得同事和上司的喜爱。 参加工作后,林昭意识到自己中学所学的知识完全不够用,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大中文系,半工半读的她还是1954年的高考状元,从此以后,“北大才女”的名声就传了出来。 当时所有人都认为林昭有着大好前途,没想到噩梦却悄然降临在林昭身边。 林昭来到北大上学后,参加了北大诗社,还担任了《红楼》的编辑,林昭利用自己犀利的文笔,写了很多针砭时弊的文章,深得北大师生的欣赏和喜爱。 没想到,就是这些文章夺走了林昭的生命。 “十年动荡”开始后,北大“反右运动”盛行,学校里涌现出大量激进狂热分子,每天举着横幅在校园里游行。 这些人打着“反右”的旗帜公报私仇,将很多人无辜的人打为“右派”,其中就包括林昭的好友和同事张元勋。 张元勋也是《红楼》的编辑,他发表了好几篇呼吁学生保持理智的文章,却遭到了那些人的针对和批斗,林昭看不惯他们的无耻行径,在《红楼》上发表文章,怒批这些激进分子。 林昭的文章言辞犀利、一针见血,痛斥这些激进分子,这些人恼羞成怒之下开始散播林昭是“精神病”的谣言,还将林昭打为“右派”。 事情越演越烈,林昭被他们关押了起来,性格刚烈的林昭吞下大量安眠药,决心以死明志,好在发现及时,这才保住了一条命,她被送到了农场,接受了三年的劳动改造。 离开前,林昭痛斥北大校领导:“当年蔡元培校长联合北京各高校校长,亲自去监狱营救被北洋军阀抓走的学生,你们如今却要把学生送到监狱去,你们让北大蒙羞!让蔡元培先生失望!” 林昭这番话传播很广,对当时北大校领导的声望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最终林昭被送到了公审大会上,群情激奋之下被判处死刑,1968年4月29日,林昭在上海龙华路被枪决,死前振臂高呼:“历史终将证明我无罪!你们都会后悔的!” 1980年,在上海高级法院的调查下,林昭一案被平反,历史还了她一份清白!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