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2位秘书,一位官至正国级,一位官至副国级,分别是谁? 在我党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名杰出人物,正是有他们的无私奉献,我国才能在短短数十年间,完成改革开放的壮举,跻身世界强国队列中。 其中有很多人才,担任过秘书一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并一步步成为中央的核心人物。 在邓小平担任国家要职时,身边就有过多位出类拔萃的秘书,其中有2位秘书,在后来更是成为正国级和副国级的领导人。 1924年出生在上海的乔石,就曾担任邓小平的秘书,虽然仅过了两年就被中央调往鞍山,但他一直谨记邓小平的教诲,并在1986年追赶上邓小平的脚步,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一职,官至正国级。 乔石16岁就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负责发动上海学生开展抗日和反蒋的斗争,逐渐成为上海学生运动和地下工作的关键人物,并在1948年组织开展上海同济大学的“一·二九”运动。 在新中国成立后,乔石在浙江杭州任职,为当地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并在1952年前往中央协助邓小平处理各项繁杂事务,因成熟稳重性格和独特的学习方式,受到邓小平的重点关注。 文革结束后,在邓小平的提拔下,乔石先后出任中组部部长,政法委书记等要职,并在1993年成为全国人大委员长,官至正国级。 尽管乔石的一生非常忙碌,但他在家庭教育中言传身教,和妻子共同树立优良家风,最终让四个孩子都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材。 王瑞林曾担任过邓小平的秘书,官至副国级,受到党组织的信任和重用。 邓榕称王瑞林与父亲邓小平虽不是亲人,但二人之间的关系却胜似亲人。王瑞林曾在邓小平身边担任39年秘书,可以说他跟随着邓小平历经过动荡,也见证我国改革开放后的新面貌。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就借机控制山东省,王瑞林从小就对革命有着深刻的感触,16岁时弃笔从戎,成为胶东军区机要队的一员。 新中国成立后,王瑞林凭借在部队中的出色表现,被调往中央工作,1952年9月开始担任邓小平的机要秘书,并迅速得到邓公的信任和认可。 特殊十年期间,王瑞林被下放江西时,还不忘打听着邓小平的消息,多次申请调往他身边辅佐和照顾,但都没有得到上级的批准。 1973年,邓小平复出重返中央工作,启程前特地前往五七干校看望王瑞林。就在那个晚上,二人寒暄许久,将这多年未见的时光娓娓道来,邓小平还邀请王瑞林返京复职,继续协助他开展工作。 担任邓小平机要秘书的39年时间里,王瑞林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对每份文件都细致对待,为邓小平出谋划策。即使90年代调往军队系统,王瑞林仍然将严谨的作风延续下去,在反腐倡廉等各方面都做出重大贡献。 除了王瑞林和乔石这两位秘书外,邓小平的身边还有过许多能力出众的秘书,比如刘华清,刘复之等人,同样身居要职,对党中央的忠诚和奉献是有目共睹,他们的名字也永远地刻在每一位中国人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