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我算是看透农村的世态炎凉了。清明节回家祭祖,满心欢喜的开着车跑了 400 多公里回家祭祖。村里的人看见之后,都热情的和我们打招呼,但却没有一个人问我们中午饭怎么解决? 到了中午,我们一家人饿着肚子四处找地方吃饭。原本以为会有村民邀请我们去家里吃饭,或者至少有人提供一些建议。但结果却让人失望,大家似乎都忙于自己的事情,对我们的困境视而不见。 无奈之下,我们只能去村里的小卖部买了些泡面和火腿肠充饥。在这个本该团圆的节日里,我感受到了农村的冷漠和疏离。曾经熟悉的乡村如今却变得如此陌生,让我心生感慨。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人情味”吗?我不禁思考,是什么让农村的人际关系变得如此淡薄?是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还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欲望?或许,我们都应该反思一下,如何在追求自己幸福的同时,不要忘记关心身边的人。 希望未来的清明节,能找回那份失去的温暖和人情味。让乡村不仅仅是我们的根,更是一个充满关怀和友爱的地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