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周恩来在生命的尽头,对妻子邓颖超说:“小超,西花厅是国家和政府给总理办公的地方,让我们住在这里。我不在了,希望你也不要住在这里。” (在阅读文章之前,您可以先点击一下关注,以便后续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 周恩来总是日理万机的忙于处理政务,却总是忽略了自己的身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周恩来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直到晚年,确诊了癌症。 1974年的时候,周恩来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但是他还是奋斗在工作当中,不听医生的劝阻,在他的思想观念里,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周恩来在无数个日夜都是在疼痛中醒来,可是尽管这样,他也不肯麻烦医生护士,总是想把资源留给更需要帮助的人。 周总理的一生时刻想着人民,自己却总是将就,什么都不舍得用,因为身份特殊,所以周总理当年在参加万隆会议的时候,是需要有保镖的。 可是周总理却说,不能为了自己的安危花这么多钱雇保安,平日里,周总理也是非常节俭,有一次,警卫员们发现,周总理的办公室地板也是破的,在窗户也是漏风的。 于是便趁着周总理不在的时候,自作主张的将这些东西换掉,休整了一下,可是没想到的是,周总理回到办公室之后,发现了不对劲。 周总理一看,窗户地板崭新,桌子沙发也是崭新,当即大发雷霆,表示这些东西坏了修一修补一补就好了,为什么要花国家的钱来为自己装修办公室呢? 一气之下周总理直接出去办公,不愿意回到这个办公室,警卫员们也心急如焚,没想到好心办了错事,只好将沙发地毯这些新物件儿撤走。 地板要是砸了就更浪费了,于是在警卫员的极力劝说下,周总理才重新回到了西花厅,但是从此以后,警卫员们再也不敢私自换新了。 1958年,周恩来到杭州视察,为了不麻烦当地工作人员,他都是亲自带着自己的被褥床单枕巾等生活用品。 这些物件儿一看就是已经用了很多很多年了,被子还是战争时期在梅园新村用的那一床,经过长年的水洗颜色已经泛白。 枕巾也是用了又用,用烂了也不舍得换,烂的地方就用一块布缝在上面,接着用,浙江警卫处的警卫员见总理用的东西实在太旧了,就趁他开会给他换了一个新的枕巾。 可是周总理回来后,却说我们的国家并不富裕,所以要保持勤俭节约的传统,就算国家富裕了也不能丢了这一精神。 虽然身为国家总理,确实不缺这些衣服用品,但是要提倡的是这种节约的精神,不能追求享受,要时刻保持艰苦奋斗。 并且周总理对亲朋好友从来没有过半点私利,还对家人晚辈叮嘱,谁都不允许利用自己的身份来谋私利。 在中国经济困难时期,百姓食不果腹,周总理致力于调度粮食的工作当中,为了能让百姓多吃一口饭,他就宁愿少吃,绝不因为身份特殊就搞特殊化。 到了晚年,周总理用坚强的毅力与病魔作斗争,在生命的最后时期,他还是总是为他人着想,怕自己的喊叫声给医生护士压力,就使劲忍着不发出声音。 感觉自己的病已经治不好了,也一直告诉医生不要在自己身上浪费资源,留给其他病患。 周总理还嘱托妻子邓颖超,在他死后,不要住在西花厅了,因为那是国家给总理办公的地方,所以他们才住在西花厅,要是他不在了,也就不要再占着国家的资源,将它还给国家。 1976年1月7日,周总理离世的前一天,这时候的他已经断断续续没有了意识,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尽管医生们用尽方法想要延长周总理的生命,效果也都不显著。 在此期间,周总理从昏迷中清醒了一下,说出了在世时的最后一句话:“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 信息来源:周恩来扮演者孙维民:党员干部应该做周总理那样的人民好公仆_中国政库_澎湃新闻-The Paper、不为人知 周恩来晚年五次大手术 (baidu.com)#MCN首发激励计划#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