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4月29日,22岁飞行员陈怀民,5架日机把他团团包围,死死咬住。直到他的机身受伤,飞机逐渐失去平衡,不顾安危撞向日军飞机,英勇牺牲。 (在阅读文章之前,您可以先点击一下关注,以便后续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 在那个充满战乱的年代,一个震惊中外的事件发生了,一名年轻的飞行员,他背负着拯救祖国的使命,在与日军盘旋时,毅然决然放弃跳伞,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 这名飞行员名叫陈怀民,原本他并不是一个善于在战场上厮杀的人,相反,因为从小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是一名成绩优异的好学生。 父亲陈子祥曾是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的一员,从事着民主革命,虽然那时候陈怀民年纪尚小,但是却非常喜欢听长辈们讲述一些民族英雄的故事。 于是,成为一名民族英雄的梦想,也在他的心里悄然发芽,随着日军开始肆意侵华,那时正在中学读书的陈怀民心中十分愤懑,他对日寇深恶痛绝。 当时他才只有十六岁,仍毅然决然投笔从戎,中国无数爱国青年学生都纷纷加入了抗日义勇军,陈怀民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加入了抗日队伍,但是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了日寇的武器先进,除了有着威力大的机枪以外,还经常有战斗机飞来飞去。 敌人在上,我方在下,炮弹的肆意投放让我国百姓苦不堪言,无处躲避,这让陈怀民感到深深的无力,认为我国防空力量薄弱,缺少航空方面的人才。 于是为了弥补这一薄弱力量,陈怀民立志要当一名飞行员,与空中的敌军抗衡,在他的努力下,他顺利进入航空大学。 但是要想熟练驾驭飞机,还是战斗机,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与摸索来增长经验,他日复一日的勤学苦练,在学校里的成绩都很优异。 毕业后,成为了一名战斗机少尉主机驾驶员,这也是陈怀民十分有毅力的表现,他不会让梦想只停留在“想”的阶段,而是努力去实现。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飞行员对着中国的百姓一顿狂射,致使无数百姓失去生命,居无定所。 陈怀明与战友在空中顽强抵抗,向着日军猛烈开火,以极强的战斗力将敌军打的落荒而逃。 一次,陈怀民在空中应战,敌我战斗机数量相差悬殊,没一会儿,陈怀民的战斗机就被敌军四架战机包围,形势非常严峻。 但陈怀民凭借超高的技术与丰富的的战斗经验,左冲右突朝着敌军猛烈进攻,直接击落了敌军两架飞机,但自己的飞机也不幸炸伤,朝着地面直线下降。 陈怀民努力操纵着飞机,最终落在了大树上,被村民救下后他伤的很重,在医院里简单修养过后,陈怀民又继续投入战斗当中,屡次取得功绩。 1938年4月29日,日本天皇裕仁的生日,日军为了给裕仁祝寿,竟以残杀中国人的方式来取乐,武汉上空盘旋着36架日军重型轰炸机。 于是我军立即进入作战状态,陈怀民驾驶着伊—16战斗机气势汹汹,一开战,就对敌军一架战机猛烈开火,顷刻间,敌机被炸毁,一团黑烟迅速向地面坠落。 紧接着,陈怀民就有朝着另一架敌机飞去,或许是他活力实在太过于勇猛,引起了多名敌军的注意,一时间,五架飞机瞬间向他袭来。 经过一番厮杀后,陈怀民寡不敌众,飞机多处中弹,并且他的胸口也中了弹,在这紧要关头,眼看飞机就快要失去控制,他没有选择逃生。 而是强忍剧痛,凭借熟练的技术努力操控着已经失去平衡的飞机,撞向了后方扑过来的一架战机,只听一声巨响,两架飞机瞬间化作一团黑烟。 陈怀民被座位弹出,但是因为冲击力太大,他的降落伞也被火焰侵袭,最终径直的从三千米高空坠落,摔进了江中。 当地群众也顾不得害怕,纷纷加入到搜救陈怀民的队伍当中,足足打捞了一个多月,陈怀民的遗体才终于“重见天日”。 陈怀民的一生,短暂而又轰轰烈烈,他一心报效祖国,多次立下战功,他的事迹不仅鼓舞了当时无数展示和百姓,也让后人怀念歌颂。 信息来源:陈怀民(国民革命军空军飞行员、抗日英烈)_百度百科 (baidu.com)#MCN首发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