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贺捷生给毛主席写信,请求寻找贺龙遗骸。 (在阅读文章之前,您可以先点击一下关注,以便后续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 1935年,在一户农民家里,一位红军女战士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啼哭的婴儿,脸上却布满了愁容,与喜悦相比,更多的是担忧。 这个红军女战士就是蹇先任,贺龙将军的妻子,这个啼哭的小婴儿,因为是在打仗时出生的,所以起名为贺捷生。 在那个充满战争的年代,蹇先任一直投身于革命事业,虽然孩子刚刚出生,但她不能停下革命的脚步。 当时正直部队准备北上,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谁都无法预估,冰冷的雪山,蜿蜒的山路,每一个都有可能对这个婴儿造成致命的灾难。 所以蹇先任实在是高兴不起来,就这样,不到二十天之后,贺捷生与红军部队一起开启了那震惊中外的万里长征,贺捷生也成为了这长征队伍中,年龄最小的“小战士”。 长征的艰辛可想而知,就连成年人有许多都难以忍受,吃不饱穿不暖,大家对于这个小孩子,也是照顾有加,有什么都紧着这个贺捷生吃。 贺捷生也非常争气,虽然营养不良,但是还是渐渐长大了,长得又瘦又小,完全不像是年龄应该有的样子。 然而日军大肆侵略我国的领土与百姓,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贺捷生的父母都忙于战事,贺捷生实在是无法再带在身边,于是无奈之下,还是将她寄托给他人。 直到1950年,贺捷生15岁了,本应该有着一个少女亭亭玉立的模样,然而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她身形瘦小,甚至双腿患有严重的关节炎,走路都有点不稳。 也是这年,贺龙才将她找了回来,有了父亲的关爱,贺捷生的生活好了不少,虽然缺失了女儿的成长,但是贺捷生丝毫没有不满,因为她知道,父亲干的事情是救国的大事。 不仅如此,她非常热爱学习,她想像父母一样尽自己所能为国家做一些贡献,于是她成为了一名传播知识的老师。 可是命运就像与她开玩笑一般,他才刚刚回到父亲身边没有多久,还没有享受够有父爱的日子,就传来了父亲贺龙去世的消息。 并且贺龙的尸体也被秘密火化,贺捷生悲痛万分,她想要找回父亲贺龙的骨灰盒,他向中央写信,写下父亲一生的光辉伟绩,她知道父亲是一个爱国英雄。 毛主席与周总理看到后,也做了批示,决定找到贺龙将军的骨灰盒,为贺龙将军举办一个盛大的追悼会。 当时贺龙去世后,贺捷生和母亲只是到三○一医院进行了简单的探视,没能参加火化,所以骨灰放在哪里,贺捷生也不清楚。 于是党中央相关人员层层落实,最终确定了当时负责等级骨灰信息的登记人员周栓增,只见登记本上写着“王玉,贺龙,去世时间1969年6月9日,骨灰现存在八宝山老山骨灰堂,骨灰盒编号为0034。” 经过了比对和确认,最终,贺龙将军的骨灰盒终于被找到,1975年6月9日,贺龙骨灰安放仪式,其实也就是追悼会,正式开始。 在他的追悼会上,众多国家领导人高级将领几乎全都到场,光是代表就有一千五百人左右参加,在沉重的哀思与怀念下,贺老终于安息了。 信息来源:1975年,中央寻找贺龙骨灰盒-文摘报-光明网 (gmw.cn)#MCN首发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