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陪嫁的“春凳”,是做什么用的?为何至今仍在沿用? 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底什么是春凳,但实际上春凳已经有非常多年的历史了,并且有很多人的家庭中至今都还有春凳的存在。 说它是凳子,但是也很像床,制作材料通常以椿木为主,并且它的材质非常结实坚固,还会散发出淡淡的椿木清香。 那么春凳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为什么到现在仍然深受一些家庭的欢迎? 春凳本来叫椿凳,但是为了女子出嫁讨一个春暖花开的好彩头,所以改名为春凳,再加上到了春天,古人都喜欢踏青,那么就需要一个东西来休息,春凳则是最佳选择。 春凳的外形非常特别,要说它是凳子,它也可以躺着休息,要说它是床,又没有床那么大,它几乎近于床和板凳结合的产物。 春凳四四方方,造型简约,但是却非常实用,古人不管是平常的小憩,还是用来放东西,都可以派得上的用场。 而且在古代社会,春凳是作为女子的嫁妆之一的,并且通常都是比较富贵人家的女子,才会用春凳来当作嫁妆。 久而久之,春凳也成为了代表女子地位的象征,要是结婚时的陪嫁有春凳,那就说明她的家庭条件比较不错,并且深受父母的疼爱。 在《红楼梦》中有一个桥段,贾宝玉被打之后,就趴在春凳上,但是春凳却是从女子房间里抬出的,原因就是因为贾宝玉还没有娶妻。 春凳还有一个非常受古人欢迎的原因是,在古代社会,往往礼仪规范要求的非常严格,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但是春凳的使用却并不太拘泥于坐姿,一般都是怎么舒服怎么来。 这在当时的封建社会确实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存在,但春凳受欢迎的最大一个原因,还是她的实用程度。 春凳一般都是放在床的侧边或是床尾,有时候古人不想弄乱被子,或是不想脱鞋上床,春凳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小憩场所,因为它的体积要比凳子大很多。 放在床边,平常也可以用来放置一些随穿随拿的衣物,非常方便,平常古代女子们坐在门口晒太阳,或者相约去踏青,都会用上春凳。 当家中有人来做客时,不方便让客人坐床的时候,春凳就又发挥了作用。 还有女子结婚有宝宝后,宝宝晚上起夜哭闹,还可以将宝宝放置在春凳上面,以便帮孩子换尿布等,或者在春凳上面铺上被褥,一张婴儿床就有了。 除此之外,春凳在一些大户人家中,还可以方便丫鬟们使用,因为要照顾主子,所以就要时刻有人守候在主子身边,那么丫鬟们就可以在春凳上进行小憩。 所以春凳对于古人的生来来说,是一个非常实用的物件儿,方便程度深受人们所喜爱,这也是为什么至今春凳都没有被淘汰掉的原因。 甚至现代还有一些家庭中都使用着春凳,只不过现在的春凳经过时代的发展,已经不拘泥于椿木材质了,而是更加的具有装饰性以及舒适性。 并且在家中仍然用途很多,家中有院子的,还是会用春凳当作晒太阳或者乘凉的工具,放在床的旁边用来放衣物。 放在床的侧边仍然可以当作一个简单的婴儿床来使用,并且有很多人还会把春凳当作自己我是或者是客厅的装饰品。 放在沙发前面又可以当一个搭脚凳,为生活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只不过与古代不同的是,春凳已经不被人们当作嫁妆了。 春凳不仅仅是一个物件,它还承载着古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当时的一些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