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副职头头们,还有那些手下的小领导,现在都栽了,他们落到这步田地,说起来都跟我有关系。
清华毕业的硕士陈行甲,在当官的五年里,总共查处了58个贪官,真是个现代版的“包青天”。
比起严厉打击腐败,更难的是坚持自己的原则。在反腐这条路上,很多人觉得铁腕手段最难,但实际上,更难的是如何守住自己内心的那道底线。反腐可以是外在的行动,但守住底线却是内在的考验。它需要你有足够的定力,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始终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所以,真正的挑战不在于你能否对腐败行为采取强硬措施,而在于你是否能在各种诱惑面前,依然保持清醒和坚定,不跨越那条不可触碰的底线。
当上了县委书记这个位子,要想捞钱其实挺简单的,但要是能做到不收钱,那可就难上加难了。
陈行甲是这样描绘父母官手中的权力的:“就像你晚上做了个梦,第二天早上,那梦里的事儿居然就能成真。”
所以,不管是手下员工、私营企业的头目,还是亲朋好友,都会绞尽脑汁地想要讨好拉拢。
陈行甲感慨地说:“你们看过的那些小说、电影、电视剧,跟我的亲身经历比起来,那真是差远了。”
【最牛书记:我代表50万人民,整死贪官堕吏】
“你家地址我们一清二楚,别把我们逼急了!”“要是你真想跟我们拼命,那咱们就鱼死网破,就算整不死你,也得让你身败名裂!”
陈行甲在当官的日子里,天天都能收到那种说要取他性命的恐吓。为了让自己安全点,他特意在车里备了个小型的“炸弹解除装置”。
有句老话讲:“挡人赚钱,就像害了人家爹娘。”
陈行甲反腐手段强硬,从不妥协,这让许多企图大捞一笔的人没了机会,所以他也就惹上了不少麻烦。
但陈行甲心里明白,那些钱财来路不正,全都是不正当的收入。只要他还在这个位置上,就绝不会姑息、接纳这些钱。
陈行甲不光得提防着人身安全上的危险,还得应付一群“小人”的攻击和造谣。他们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还给他编了个“七大罪状”的清单。
他们背后搞小动作,编造各种罪名,还不断往纪委送所谓的“举报材料”。其中有一条,居然指控陈行甲“利用反腐之名,满足个人私怨。”
在接受审查时,陈行甲一口咬定,他说:“我那是对公事不满,可不是对私人有啥恩怨。”
其实,贫穷的地方并不是真的没钱,国家给的政策挺好的,支持力度也相当大。那为啥还是穷呢,原因是...
陈行甲态度坚决地讲:“我实在看不惯,在这穷得叮当响的地方,对着穷得揭不开锅的老百姓,还有人敢一收就是几十万、几十万的。我就要替这五十万父老乡亲表达愤怒,就要为巴东这五十万人,好好收拾他们一顿!”
陈行甲的心愿,就是在巴东打造出一个清新的自然环境还有良好的政治氛围。
陈行甲觉得,想要穷地方变富,关键得把那些贪心的官员都绳之以法,还得彻底断了他们跟商人勾结的路子。
要求别人守规矩时,自己得先做到一身清白。
在巴东这块地方,我算是孤零零的一个人。要是真要说有啥亲人,那巴东这五十万父老乡亲,个个都能算上我的亲人。
陈行甲亲自上阵树榜样,在大庭广众之下,他明确放话:“谁要是顶着我家亲戚的帽子,想来走后门找你们帮忙,特别是想要项目、包工程的,我直接给你们尚方宝剑,不用跟我确认,直接一句话打发走:走人。走得越远越好。”
陈行甲分享了一段经历,说的是他老爸一辈子都没踏足过巴东县。
我一个人坐着长途巴士去了巴东,逛了一整天。花了40块钱找了家小宾馆住下,三餐都是在路边小摊解决的。
回家后,老爸跟陈行甲聊起了这事儿,陈行甲就说:“爸,你其实打个电话给我就行,我那边可以叫办公室的人给你们安排顿饭,这没问题。”
不过老爹讲了,做事得清清白白,不能把公的和私的混在一起。虽说咱儿子当上了县长,但我自己啊,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
真正的亲人、家里人,就得像陈行甲他爸那样。
陈行甲的态度摆得很清楚,要是有人借着他是亲戚朋友的由头,去干那些不正当的事儿,那他可绝对不会认这些所谓的亲人。
【反腐斗士,一身杀气,“虽千万人吾往矣!”】
我担任县委书记这一年,自己动手处理了87个涉及工程的老板和官员。这里面,还包括了9个局长和乡镇党委书记,都是我直接查办的。说实话,有时候下决定确实挺难的。
就连挨着陈行甲坐的副县长、县委副书记这些“二把手”“三把手”,还有县委常委、政协副主席,甚至他上面的大领导(州里的头头),全都被陈行甲给整进去坐牢了。
陈行甲这个人,做事特别较真,一点点瑕疵都看不惯。
说实话,陈行甲刚到巴东上任那会儿,心里头就憋着一股子“大众的不满”。
上任县委书记快要离开那会儿,他把巴东的领导团队整个儿翻新了一遍,从上到下换了个新面貌。
就因为她那么说了一句,结果100多号人的工作岗位都调动了。
那一年,清太坪镇的事儿可真够奇的,短短时间里,党委书记的位置居然换了三个人,这事儿说出来都没人信。
最让人生气的是,她那时候居然在距离天安门超近的地方,就是北京东二环的某个小区,一下子全款买了两套房子。那时候,那小区的房价已经高到每平米6万8千元了。
巴东的老百姓,在这种管理下过日子,怎么可能变得富裕呢。
打从那会儿起,陈行甲下定了决心,要跟腐败死磕到底,干出个样子来。
改善官员作风,成了陈行甲最重视的任务。
陈行甲首先把火力集中在那些工作不积极的干部上,在一次大会上,他直接叫出了几位镇长的名字,说道:“你们出门连个假都不请,也不说一声,想去哪就去哪。我记得有个镇长,只跟我报告过一次外出,你这几年难道真的只出去过那么一次?你人出去了,有时候连乡镇书记都不知道你跑哪去了,你这还有没有点组织纪律啊?”
接着,陈行甲动手清理了216个白拿工资的人。这些人虽说挂着单位的名头,但实际上从没上过班,工资、奖金却一分不少地领着。
陈行甲直接点名问题:“想想看,一个人一年三万块工资,那一年下来,财政就得无端端扔出去648万,这可不是一笔小开销。我问问各部门的老大,这事儿你们心里没点数吗?管过没?有没有主动往上报啊?”
然后,陈行甲依据老百姓的反映,开始严查“官员和商人串通一气”的问题。
陈行甲手机整天叮当作响,电话一个接一个,大多数都是想来让他通融一下的。
他们跟陈行甲讲:“碰到事儿别太绝,以后见面还好说话。”然后又自我辩解:“工程那点质量问题,多花点钱重新弄好不就得了。”
陈行甲直接反驳说:“一个三百万的项目,送礼就要拿走一百二十万,你心里还有底线没?”
有些人盼着陈行甲能手下留情,放松点要求,还有些人干脆把他当成了“贪赃枉法”的人,想尽各种办法给他送礼。
有一次,有个做生意的朋友过来串门,走的时候,他给了我一件挺平常的衬衫。
陈行甲掀开包装一看,瞬间愣住了,里头竟然满满当当塞了200张一千块的港币。
陈行甲保存好关键资料后,立马就把这事儿上报给了纪律检查委员会。
可总有人不信这个理,觉得陈行甲没收礼,那是因为送的礼不够重。
在县委书记那间不大的办公室里,陈行甲把一堆又一堆的钞票、名贵手表、还有金条都给退了回去。
不管诱惑有多么强烈,陈行甲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原则。
陈行甲从不收礼,这背后不光是因为他坚守党的原则,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他懂得满足。
陈行甲坦言:“不少贪官之所以收礼,就是想让家里人能过上好生活。”
陈行甲每个月就拿5100块钱工资,但他老婆挣得可比他多了去了,好几倍呢。
再说,陈行甲的儿子考上了北大,奖学金多得数不过来,压根就不用向家里伸手要钱。
幸福既不是穷人的专利,也不是富人的专属,它真正属于的是那些懂得满足的人。
陈行甲走的路子不太一样,这在不少人眼里,就让他成了“另类”,于是大家伙儿使劲儿排挤他。
朋友们跟陈行甲说“悠着点儿”,陈行甲却摇摇头回应:“巴东的50万老百姓这么信任我,省委州委也对我委以重任,让我当县委书记,那我该讲的话必须得讲,该办的事儿也得办。”
朋友们还是搞不懂:“又没谁强迫你,你干嘛非要往枪口上撞,自找麻烦呢。这不就是往火坑里跳嘛。”
陈行甲坦言:“我打小心里就装着英雄梦,老想着哪天能骑上白马,披上轻裘,带着宝剑走四方,去除暴安良,打抱不平。这回,就算前面有再多的人阻拦,我也得硬着头皮上!”
【急流勇退,被提拔的陈行甲,为何突然辞职?】
陈行甲成就斐然,深受百姓爱戴,年纪轻轻便备受瞩目,连上层领导都称赞他是“未来省部级干部的佼佼者”。
但就在快要升职的时候,陈行甲突然提交了辞职信。
一般来说,当了县委书记后,大多会往上升迁,不是去州里做副州长,就是去市里当副市长。
陈行甲在巴东当了5年一把手后,上面有了新的调动安排。
这时候,陈行甲旁边有人对他说:“行甲,别担心,尽管往前走。十年后,你指不定就当上副省长了。”
另一个声音响起:“陈行甲啊,十年后,说不定你会成为那个为中国基层群众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立下大功的先行者。”
陈行甲一听,心里头激动得不行。
他老婆这样对他说:“你要是接着干,副省长的位子可不一定能坐上。可万一你辞职不干了,那就等于是本来有可能当副省长的人不干了。”
陈行甲听完之后,连连点头夸奖,心里头对女性的聪明才智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琢磨了好久,陈行甲决定“辞职走人”,他说:“这官要当到啥程度才算大呢?在当官这事儿上,我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再继续干,无非是给简历添几笔,没啥新花样了。”
告别官场起起落落,陈行甲这回能毫无顾忌地大展拳脚了。
陈行甲有个心愿,那就是要让“生病导致变穷”这事儿彻底消失。
2017年8月份,他动用自己的号召力,搞了个名叫“联爱行动”的公益活动。
“儿童癌症综合关怀”这个公益活动,主要是从几个方面着手来改进重大疾病的管理。比如,在医保之外增加慈善报销,让患者的经济负担减轻点;制定患者服务的新标准,确保他们能得到更好的照顾;提升偏远地区医生的医疗水平,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还有,推动药物政策的改进,让治疗更有保障。总之,就是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办法,来全面应对儿童癌症的挑战。
2018年夏天7月份,陈行甲带头搞了个名叫“读书,领我到山那边的海”的公益夏令营。他带着贵州黔东南那边山村里的一群孩子,跑到深圳的海边,一起参加了个为期一周的游学活动。
之后,陈行甲动手搞了几个公益项目,像“知更鸟行动”啊,“传薪行动”之类的。
到了2024年10月底那会儿,陈行甲也去参加了那个“ESG全球领袖峰会”。
他的愿望挺朴素的:“就想用人工智能,给那些焦虑的孩子搭把手。”
12月18号那天,陈行甲到浙大,给同学们上了一堂实实在在的“创新创业实战分享”。
真正厉害的人,不管干啥都能让人眼前一亮。
在官场里头,陈行甲是个不含糊的领导,他动手拆违章建筑,严打腐败,心里装着老百姓。
身在江湖之外,他心里始终装着天下百姓,是个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的“英雄”;当他站上那几尺高的讲台,他又变成了传授知识、解答疑惑的好老师。
陈行甲,那真是个顶天立地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