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军更改“第一击”,不到24小时,国防部发出统一最强音。 3月7日,台湾地区“防务部门”负责人邱国正向外界透露出一个重大的消息,那就是已正式修改了台军关于“第一击”的定义。 而该消息无疑也让让两岸爱好和平的人士,都闻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难道民进党当局,现在已经有足够的勇气直面大陆的军事力量了吗? 无论他们到底有没有勇气,此事显然都让两岸的关系进一步恶化。一旦台军真的按照邱国正的说法严格执行军令,那么两岸将陷入到随时擦枪走火的危险境地之中。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着充分的证据。尤其是当你把台军以前的“第一击”定义,和修改过后的定义放在一起看时,这种感觉会更加强烈。 此前的“第一击”相对而言,比较容易理解。即当大陆开响第一枪或第一炮时,台军才可以采取相应的反击举措。然而现在则直接被改成,“大陆只要有海空实体出现‘越界’行为,就会被视为对台发出“第一击”,台军方也将立即采取反制。” 显而易见,民进党当局之所以会有如今这种修辞的改变,肯定和厦金海域的动态有很大的关系。 此前“福建渔船倾覆”一案,让两岸的关系陷入到一种极度紧张的状态。面对来自大陆的容忍,民进党当局不仅丝毫没有认错的态度,还疯狂叫嚣着自己没有错,要大陆约束好渔民不要随意“越界”。 而台湾地区之所以会有如此让人气愤的表现,一方面是有美国政府在背后撑腰,另一方面则是民进党当局一贯如此,疯狂鼓吹着“台独”政策。 关于此事的后续进展,大家想必都很清楚了,两岸之间的15轮商谈全部以失败而告终。 受此影响,大陆政府的言行也开始愈加强硬。不仅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和平统一”变成了“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此举意味着大陆政府或许,已经不再对民进党当局有所期待,还一次次越过所谓的“海峡中线”,以及在“限制区域”内活动。 这么一看,台军的“第一击”修改,显然也是在应对局势的升级。问题是,他们难道不清楚这样做于事无补吗?或者说得再直白一些,他们是否敢打出第一枪呢? 两岸之间的统一是历史的大势所趋,民进党当局目前的所作所为只是螳臂当车罢了。 就算他们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大力发展“不对称”的军事对抗实力,又有什么用呢?基于台湾地区的地形影响,一旦开战,压根就没有任何可以拖延战事的机会。 更遑论,他们期待中的美国军队下场参战也根本不会实现。 如果觉得这些有点过于理想化,那么单独看台湾地区在解放军,一次次绕台巡航中的真实表现,也足以证明他们压根就没有嘴上说的那么硬气。 也正为如此,邱国正的言论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其中不乏台湾地区的知名人士。显然大家都对民进党当局的无底线引战行为感到气愤。 民进党当局明知道是不可违,却偏偏想要占口头上的便宜。这种行为除了破坏两岸人民关于和平最朴素的情感以外,压根就对两岸局势的恢复没有任何益处。 这不,就在邱国正发言不到24个小时。中国国防部立刻发表了极具针对性的回击言论。 大致上内容和此前修改的政府工作报告一样,那就是大陆虽然愿意以最大诚意争取和平解决,但是不代表大陆政府就软弱可欺,“解放军会继续加强练兵备战,坚决打‘独’促统。” 说一千道一万,核心思想就是大陆政府与“台独”势力形同水火,不会坐视“台独”势力一直游走在自己的底线附近。 如果“台独”势力继续认为自己可以行事毫无顾忌,那么未来必有一天,他们会见识到来自万千华夏儿女的怒火和人民解放军的重拳出击。 他们与其有时间搬弄是非,不如好好思考一下未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