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五个第一”诞生于滇池湖畔!而云南昆明西山区,就是这“五个第一”的诞生地! 老实说,位于春城昆明城西区域,毗邻五百里滇池湖畔,依山傍水的昆明市西山区,与昆明其他几个主城核心区相比,虽然也有自己的特色,但有些方面似乎要逊色于五华、盘龙和官渡区。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卑不亢,不善张扬,名不见经传的昆明主城核心区,西山区却有着许多不被人知的辉煌与光耀。 仅“中国第一挺全自动机关枪”、“中国第一架军用望远镜”、“中国第一根电缆线”、“中国第一座水电站”、“中国第一支青霉素”的诞生地,西山区就足以让人刮目相看。 有人说,以上这“中国五个第一”不仅成为昆明工业红色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来近代工业发展的沧桑。 可以说,把西山区视作中国近代工业摇篮的一部分,一点也不为过。 首先,谈谈“中国第一挺全自动机关枪”的诞生。资料显示,1941年6月,昆明海口第五十一兵工厂试制出中国第一挺全自动机关枪。 1941年至1945年,这家兵工厂共生产出机关枪15000余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而研制和生产中国第一挺全自动机关枪的昆明海口第五十一兵工厂所在地,就在西山区辖区内。 其次,谈谈“中国第一架军用望远镜”的诞生。1939年,同样在昆明海口,中国唯一的军事光学仪器厂制造出了中国第一架军用双筒望远镜。 这对当时光学工业基础薄弱的中国来说,能自行研制生产出具有一定水平的军用望远镜,是来之不易的。 据说,这架军用望远镜的综合性能,基本达到了当时的同行业国际水平,这也成为了中国光学工业永远牢记的起点,而因为“中国第一架军用望远镜”的诞生,使人们对西山区又有了新的认识。 三是谈谈“中国第一根电缆线”的诞生。1939年7月1日,在英国工程师布莱克提供大量技术支持的情况下,第一代昆明电缆厂工人用手拉葫芦和木制龙门吊将沉重的设备迅速安装并调试完毕,中国人生产的第一根电缆在昆明马街诞生了,昆明电缆厂由此成为中国电缆工业的“摇篮”而被许多人所铭记,西山区再次被烙印在越来越多人的脑海里,始终挥之不去。 四是再谈谈“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的诞生。资料显示,石龙坝水电站是中国第一座水电站,这座水电站位于昆明市郊的螳螂川上,也坐落在西山区辖区内,是中国最早兴建的第一座水电站。1912年4月发电并使用至今,见证着中国水电百年的历史。 最后,谈谈“中国第一支青霉素”的诞生。青霉素,最初在中国被叫做“盘尼西林”,其英文名是Penicillin,给“青霉素”命名的,则是中国第一支青霉素的研制者——樊庆笙。 樊庆笙是江苏省常熟人,曾就读于中国金陵大学,后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进修,并获得博士学位。 1944年1月,樊庆笙搭乘美国运输船回国,同时还带回了3支菌种,以及用于研制盘尼西林的仪器、设备、试剂和溶剂。 1944年7月,樊庆笙辗转来到了云南昆明。在昆明,樊庆笙遇到了我国著名的细菌、病毒学家汤飞凡,而早在1942年,汤飞凡就已经开始了研制青霉素的工作。 就这样,樊庆笙与汤飞凡在昆明开始了青霉素的研制,1944年底,中国第一批5万单位/瓶的盘尼西林(青霉素)问世,这意味着战乱中的中国成为世界上率先制造出盘尼西林(青霉素)的7个国家之一。 在当时的条件下,盘尼西林(青霉素)的工业化生产还难以实现,但仅仅是小规模的产出,仍然挽救了许多前线士兵的生命,而当时生产出来的中国第一支青霉素,其诞生地就在昆明市西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