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全国政协委员发声:打破“35岁就业门槛”,让人才资源得到充分释放与利用

全国政协委员发声:打破“35岁就业门槛”,让人才资源得到充分释放与利用 在这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的社会里,一条看似不起眼的“35岁职业门槛”却成了无数职场人士心中的痛。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四川省委会副主委、四川恒和信律师事务所主任李正国,针对这一现象,给出了他犀利而又中肯的点评。 李委员表示,当前我国就业市场竞争激烈,许多年轻人为寻求稳定,纷纷投身公务员、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岗位的竞争中。 这无疑加剧了这些岗位的竞争压力,使得那些年纪稍长、经验丰富的人才被挡在了门外。 然而,这种“一刀切”的年龄限制,不仅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更是一种人才浪费,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阻碍。 古人云:“英雄出少年”,但也不能忽视“姜还是老的辣”。在职场中,经验和智慧同样重要。 35岁,正值壮年,既有年轻人的冲劲,又有中年人的沉稳。 他们经历了职场的起起伏伏,对工作的理解更加深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强。 因此,将他们排除在职场之外,无疑是对人才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 此外,李委员还指出,“35岁职场门槛”违反了我国《就业促进法》,侵害了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利。 在法治社会中,任何形式的歧视都是不被允许的。年龄歧视也不例外。 每个人都有权利在自己最合适的时机选择职业,而不是被一条无情的年龄线所束缚。 为了打破这一不合理的门槛,李委员提出了逐步放开公务员录用考试“35周岁以下”限制的建议。 这一建议犹如一阵春风,给那些被年龄门槛挡在外的职场人士带来了希望。 它不仅有利于全社会就业或再就业,更能起到示范性作用,推动其他行业和企业逐步消除年龄歧视,实现平等就业。 当然,要改变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并非易事。 因此,李委员还建议加大在全国范围内关于平等就业的宣传力度,共同营造平等就业的良好氛围。 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进来,消除对年龄的偏见和歧视,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在职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同时,劳动行政部门也应加强对年龄歧视等违反平等就业现象的监督检查。 通过建立举报制度,受理对违法行为的举报,并及时核实、处理,让那些敢于挑战年龄门槛的求职者得到应有的保障。 有人问,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下,如何看待“35岁职业门槛”对职场人的影响?它是否真的能够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5岁职业门槛”无疑给许多职场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它使得许多人在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遭遇求职困境,不仅影响了他们的个人发展,也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障碍。 因为社会的发展需要不同年龄段的人才共同推动,而年龄门槛的限制无疑限制了这种多样性。 因此,从长远的角度看,打破“35岁职业门槛”不仅是必要的,也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有人问,作为求职者或职场人,如何面对“35岁职业门槛”这一挑战?有哪些有效的应对策略? 面对“35岁职业门槛”这一挑战,求职者或职场人首先需要调整心态,认识到年龄并不是决定职业发展的唯一因素。 同时,他们可以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来增强竞争力。 此外,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和平台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应对策略上,可以关注那些不受年龄限制的职业领域或行业,或者通过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等方式来拓展职业发展空间。 结语,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里,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包容和开放。 年龄不应该成为限制人才发展的枷锁,而应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让我们共同努力,打破“35岁就业门槛”,让人才资源得到充分释放与利用,共同书写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最后,借用一句热播剧中的经典台词:“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转不过的弯。” 面对年龄门槛这一难题,我们不应选择逃避或抱怨,而应积极面对、勇敢挑战。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李正国的发声,无疑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让我们携手共进,打破年龄限制,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在职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来唠家常#

评论列表

世界
世界 4
2024-03-05 12:36
35岁门槛,最大收益是领导,年轻化,没有强有力的竞争,同时,找年轻员工好管理,年轻人的维权意识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