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44年,八路军兵工厂因为缺乏生产子弹的黄铜,所以无法生产,一个农民知道后,便

1944年,八路军兵工厂因为缺乏生产子弹的黄铜,所以无法生产,一个农民知道后,便来到根据地,将自己家里的800斤黄铜,全都捐给八路军。   (信息来源:河北文旅。在阅读文章之前,您可以先点击一下关注,以便后续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   在战争年代,中国的军事武器可以说是一大硬伤,因为物资紧缺,也没有像外国一样的先进武器,所以对中国战士来说,打仗就更加艰难。   战士靠着我国优秀的军事战略,打下了不少胜仗,但是物资仍然是一个难题,在抗战初期,我们的武器弹药从敌军手中缴获出来不少。   但是靠着这点儿物资坚持打仗,是万万不够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生产线,生产出自己的武器,来供应前线的战场。   虽然说技术并不成熟,但是最起码有要比没有强不少,在1937年的时候,中国形势严峻,为了支援抗战,大家积极响应筹粮集款,救国募捐。   虽然当时的百姓生活已经非常困难,但只要能伸出援手的,大家还是齐心协力的劲往一处使,不少有钱的士绅地主等,都出了不少力。   其中在阜平县,大家应邀在县城开会,在听到了政府和前线战场的困难后,一名叫李盛兰的农民,率先起到了榜样作用。   他高呼身为中国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就一定挺身而出,于是直接捐了20石谷米,一时间大家热情高涨,纷纷开始募捐。   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救国捐款没一会儿就高达了两千多元,还有不少粮食物资,由此也可以看出,李盛兰和百姓们的爱国之心。   然而7年过后,也就是1944年的时候,战争形势十分严峻,这是抗日战争结束的前一年,虽然形势已经渐渐好转,但是我国还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   那便是我国的军事武器,随着战争的紧张,我国的子弹也消耗殆尽,所以生产子弹成为了重中之重。   然而在阜平县境内的一处兵工厂里,一时间因为缺少制作子弹的铜材料,而导致无法开工,那么就意味着无法供应给前线。   八路军本来就是秉着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但是实在是战争所迫,为了大局,晋察冀边区政府下发了号召,希望大家可以把家里不用的“破铜烂铁”捐献出来,帮助国家度过难关。   为了制作子弹,当时就连古北岳恒山上的一尊材质为铜的巨大佛像,也被用来制作子弹等军事武器。   李盛兰得知了这一消息后,对国家的情况感到十分担忧,毕竟只有国家形势明朗,才能实现百姓生活安定。   于是他当即召集自己的家人,希望再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一点力量,他对家人说,想将家里这么多年来攒的铜钱全部捐了,用来制作子弹。   这些铜钱是从李盛兰的母亲开始,就一点一点攒下的,李盛兰的老伴刚开始得知李盛兰的想法时,心里十分不舍。   但是李盛兰却说,国家为了保护百姓遇到困难,百姓们当然要挺身而出,否则,这些铜钱就和废铜烂铁没有区别。   于是李盛兰的家人全都表示支持,决定将家里的铜钱全部捐出,他们将埋在地底下的装铜钱的坛子挖出,一点一点装好,称重。   足足八百斤铜钱,李盛兰毫不犹豫地将它们装好,连面都没有出,找了几个人就将这些铜钱送往了军区机关。   在这些铜钱中,李盛兰只留下了一封信,信里面表示,老百姓因为受到了共产党八路军的领导,生活已经好了太多,虽然不富裕,但仍愿意将家里的八百斤铜钱捐出,用来制作子弹。   他什么都不求,唯一的期盼就是希望能够帮助中国打击敌人,将敌人赶出我们的祖国!   而这些铜钱在民国的时候,一枚就可以给价二十元,尽管这样李盛兰都没有卖掉,却愿意无偿捐献给国家,可见他的爱国之心非同一般。   也正是因为有了李盛兰这样的百姓,与国家齐心,与共产党齐心,才能让中国成功迎来和平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