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的豹-2A4/6被俄军屡屡飞炮塔以后,各国都开始对自用型坦克进行防护升级;


德国推出的豹2A8采用第三代间隔复合装甲提高防护水平:包括高强度装甲钢、钨、聚合物填充物和陶瓷材料。车体增加防地雷结构,还会增强顶部防护水平,提高炮塔遭遇集束弹药袭击时的防御能力;加装“欧洲战利品(EuroTrophy)”主动防御系统和环视系统;

法国则推出EMBT(增强型主战坦克):加装以色列艾尔比特系统公司的“战利品”主动防御系统和E-LAWS激光预警系统;新型复合装甲和环视系统;

俄罗斯为T-72B3/T-90系坦克增加了“竞技场-M”主动防护系统和新爆反装甲、车外摄像机;

那么作为坦克强国的中国呢?它的主力坦克已经从“96A+99式”向“96B+99G”转变,是否在防护上吸取了俄乌战争的经验呢?

96B作为中国陆军坦克主力已经发展到第三代了:96式和96A列装我军2000多辆,虽然高原地带和西南地区的单位热衷于采购15式,它们也无法完全取代96系坦克的主力地位。如何最大限度节省军费获得最好的结果呢?统一按照96B标准升级它们,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防御;

96B的爆反和复合装甲升级,在炮塔和车体链接处、车顶、车体侧面填充/增加防护装甲,减少被无人机、巡飞弹、反坦克导弹破击的危险——豹-2系在叙利亚、乌克兰战场被屡屡被打爆,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薄弱处的防护;

当然,增强防护必定影响机动性,所以96B的动力系统也要升级为1200马力:安装集变速、转向、制动、操纵为一体的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乘员操纵96B坦克使用自动换挡、操作方向盘转向、联合制动等方式,复杂路面转向技能大为增强,动力匹配稳定可靠——液力变矩器、液力转向和液力制动等为主的液力综合传动系统使坦克操控性强,舒适度高,精确性好。而96B坦克还在第一,第二,第六对负重轮加装减震器,使96B坦克在爬坡越障,高速稳定方面的水平较于原96系坦克领先一代,这也为96B逃离危险提升了防护等级!豹2系坦克不能及时逃撤危险区也是它们被雷爆的主要原因;

统一增加车外环视系统和主动防御系统:事实证明坦克主动防御系统、车载环视系统在作战时可以及时洞察周边环境和危险,抵挡来自地面、空中的导弹/巡飞弹/无人机偷袭,减少坦克的战损和人员伤亡——平时节省经费,战时就要付出代价甚至失败,俄乌两军都用惨痛的教训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中国的军费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坦克加装主动防御系统在高原地区的15式坦克单位做的比较好:可能是时刻准备着战斗,它们的轻装型15式坦克似乎正在全部重装化、安装主动防御系统方向发展;而海军陆战队的15式也按照高原地带单位配置,只有少量南方水网地带的15式没有安装主动防御系统——说明我军在坦克主动防御系统方面已经觉悟,只是军费开支过低罢了;
如果中国军工可以研发出一款价廉物美的坦克车载无人机模块,那么我96B坦克可以考虑安装:起码将生存力提高几个档次——远距离侦察/收集战场情报、攻击敌人伏击小组和坦克、炸毁隐蔽反坦克据点、消除敌机动反坦克车辆——再也不用担心前出到雷区进退失据了;

坦克载无人机模块是近年新兴的配置,北约组织将其作为一个高大上的昂贵防护/侦测/攻击系统,但是在中国,无人机产业已经白菜化了,军方招标邀请民间公司研发达到要求的坦克载无人机模块毫无难度;成本肯定低于北约国家——因为中国的坦克数量就可以抵消大部分研发、列装成本了;

96B坦克虽然不是未来主流,可是未来十年依旧需要它们担纲主力,加强重防护可能会带来体系上磨合的困难,但是在实战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例如运-20搭载、071/075搭载等都要考量96B坦克的重量。所以,防御系统和装甲的增强也可以分等级、按照投入战场次序分批次安装;也可以将坦克与装甲/主动防御系统分离运送前线,在投入战斗前由机动维护站安装——这就要求它们的高度标准化、模块化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