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一位新四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将红旗插上了淮阴城楼,日伪军趁他不备将他的双手连腕斩断,然而下一刻,他做出了一个“疯狂的举动”,帮助新四军消灭了淮阴城里的所有的日伪军!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庆阳政法,在阅读文章之前,您可以先点击一下关注,以便后续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 这位战士名叫徐佳标,徐佳标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里,他的家庭深受日军摧残,他的父亲也是因为被日军抓走后,惨遭杀害。 小小的徐佳标只能带着对日本人的恨意,开始了逃荒之路,也正是在逃荒的路上,他加入了新四军,参军后,他怀着对敌军的憎恨,苦练军事技术。 渐渐的,他以优异的成绩成为了队伍当中的主干力量,战斗力也非同小可。 1945年,中国终于将日本人打服了,日本宣布投降,但是仍有一些日军的势力还像进行最后的挣扎,在淮阴、淮安两城,盘踞着日伪军,他们拒绝投降。 而该地区是南北水路的重要交通枢纽,抗战爆发后,这里被日军占据,于是新四军决定派出第三师主力前往淮阴地区发起两淮战役。 参加此次作战的,就有徐佳标所在的三营七连,徐佳标作为七连五班的班长,因为带领着战士们对军事训练非常严格,所以个个儿都是打仗的一把好手。 徐佳标所在的队伍任务则是要作为突击连,向南门进行攻破,在紧张的交战下,徐佳标带领着战士们一步一步朝着敌军前进。 在炮火声的不断轰炸和枪林弹雨的不断洗礼下,徐佳标凭借多年的战斗经验和果敢,飞速到达了淮阴城楼门下。 他作为班长,背后背着红旗首当其冲,所谓突击连,就是要突击敌军,制造豁口,以便于我军后续力量的进入。 城门紧闭,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爬上城墙,徐佳标第一个往上冲,任凭敌军推搡,他使出吃奶的劲,敌军眼见他要爬上去了,拿着刀朝着徐佳标猛的一挥。 徐佳标掉落在了城墙下方,当他再次被巨大的炮轰声炸醒,才发现自己的双手已经被敌军砍下,手腕处的鲜血止不住的往外流。 但是他顾不上自己的伤情,徐佳标注意到了敌军在右侧的敌机枪一直在突突突不停,导致战士们根本无法从这里通过。 如果后方力量通不过去,那么前后部队就会失去联系,那这场战役很有可能以失败告终,在关键时刻,徐佳标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 他拖着自己已经身受重伤的身体,一点点的朝着敌军的机枪前去,然后奋力的将自己的胸膛挡在了机枪口上。 他死死的用双臂保住枪管,后方的部队也利用了这一间隙,通过了那座护城河桥最终攻破城门,进入城门后,我军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仅仅用了一个半小时,这场战役就以胜利结束,直接将淮阴城内的敌军全部歼灭,可是战士们看到徐佳标的时候,都不禁感到震撼。 在小小的身体上,竟然有着数不清的弹孔,正是因为徐佳标英勇的举动,才为后续力量提供条件,成为了战役胜利的关键。 而当时的徐佳标,也仅仅只有十九岁,他的事迹被流传开后,让无数战士感到敬佩,在大局面前,徐佳标依然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 此后,淮阴城楼南门的城墙上,高高挂起了以徐佳标命名的“佳标门”,以此来纪念这位战斗英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