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梁晓声谈《人世间》:“孩子若是平凡之辈,那就承欢膝下;若是出类拔萃,那就让其展翅

梁晓声谈《人世间》:“孩子若是平凡之辈,那就承欢膝下;若是出类拔萃,那就让其展翅高飞。接受孩子的平庸,就像孩子从来没有要求父母一定要多么优秀一样。穷不怪父,孝不比兄,苦不责妻,气不凶子。”   举例一个故事:在一个小村落里,生活着一位名叫阿明的少年。他的家境贫寒,房屋破旧,但他的父亲,一位勤劳的农夫,总是对他说:“儿啊,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你拥有什么,而在于你如何面对。”   阿明的父亲,尽管手中只握着简陋的农具,却有着一颗宽广的心。他从不责怪天地不公,也不与邻里比较谁的儿子更优秀。在他看来,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应该被接受和珍惜,无论是平凡还是出类拔萃。   村子的北面有座山,山上有个古老的庙宇,阿明常去那里放风筝。每当风筝在空中高飞,他就想象自己也能像风筝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但回到现实,他仍旧是那个在田间劳作的农家子弟。   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位老师,他开设了一个小学堂,开始教授孩子们读书写字。阿明的父亲知道后,决定让阿明去学堂学习。尽管这意味着少了一份劳动力,但他相信知识能给儿子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老师很快发现了阿明的聪明才智。他不仅学习勤奋,而且思维敏捷,常常提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老师对他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有一天离开这个小村落,去更大的地方寻求自己的梦想。   阿明的家境贫寒,父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仅为了维持家中的基本生活。学堂的学费虽不高,但对于一个农家来说,每一分钱都是必须精打细算的。父亲为了让阿明能够继续学习,额外接了几份体力劳动的活,时常深夜才回家,身体日渐消瘦。   阿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多次站在田边,手握着锄头,凝视着那片他应该耕作的土地,内心挣扎。他想着或许自己放弃学业,留在家中帮忙,至少可以减轻父亲的负担。   某个傍晚,父亲察觉到了阿明的犹豫,便叫他坐在家门口的矮凳上,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轻拍着他的肩膀,说道:“孩子,我知道你的心思。但记住,我们的现状不是你的未来。你有梦想,就要去追,不要因为眼前的困难而放弃。”   父亲的话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阿明。他重拾信心,决定继续他的学业。通过不懈的努力,阿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远方的一所大学,这在村里是前所未有的事。   大学生活对阿明来说充满了挑战。他第一次离开家乡,面对着全新的环境和陌生的人。课程难度大,生活节奏快,但他始终记得父亲的教诲,以坚韧不拔的心面对一切。   四年后,阿明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面对留在大城市的诱惑和高薪工作的机会,他选择了回到自己的家乡。他深知教育的力量,想要将自己的所学带回村中,改变更多孩子的命运。   阿明回村后,立即着手筹建小学。他四处奔波,寻求资金和支持。经过无数次的努力,终于有了一所简陋但充满希望的学校。他亲自担任校长,并邀请了几位有着共同理念的老师加入。   “我们的学校虽小,但我们的梦想很大。”阿明在开学的第一天这样告诉每一个孩子。他组织老师们开展了多种课外活动,让孩子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开阔视野,培养兴趣。   年复一年,随着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生们成绩的显著进步,阿明的小学在周边地区声名鹊起。他办学的故事也激励着更多的村民,他们开始重视孩子的教育,希望他们能有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每当看到那些曾经像自己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阿明就知道,他做出的选择是正确的。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即使出身贫寒,通过努力也能够改变自己和他人的命运。   阿明的故事,就像他父亲所说的那样,证明了即使出生平凡,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生活变得不平凡。他的一生,就是对那句“穷不怪父,孝不比兄,苦不责妻,气不凶子”最好的诠释。在他的影响下,村里的每一个家庭都学会了接受和珍惜彼此的平凡,同时也激励着下一代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展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