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96年,滕西远持两支手枪,民警收缴遭拒绝,他说:“这两支枪,一支是粟裕大将给

1996年,滕西远持两支手枪,民警收缴遭拒绝,他说:“这两支枪,一支是粟裕大将给我的,一支是开国中将给我的,你们要哪支?”   (信息来源:山东卫视《寻声记》,在阅读文章之前,您可以先点击一下关注,以便后续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   在山东济南,有一位很奇怪的老人,因为他定期都会拿出一把匕首和两支枪,反复认真地擦拭,在这个和平、家家户户不允许出现枪支的时代,这个老人行为确实让人疑惑。   自从国家公布出台了枪支管理法后,家家户户的枪支都开始进行上交,大家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自觉主动互相监督。   民警也按照工作要求,上门没收各家各户的枪支,可是在民警进到滕西远家里后,遭到了拒绝的民警竟直接离开了,枪支也没有收走,这是为何?   滕西远可以说是见证经历了国家的动荡年代,他深知战争对中国带来的灾难,在他小时候,兄弟姐妹有五个,一家人过得非常艰辛。   大哥二哥参军后,滕西远就担负起了照顾弟弟们的责任,但是尽管他们很努力地生活,最小的弟弟还是因为没有饭吃,活活饿死了。   两位哥哥的参军,也影响到了小小年纪的滕西远,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他就萌生了参军的念头,直到1937年,未满13岁的滕西远参军,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小军人。   因为从小营养不良,导致腾细选又黑又瘦又小,在部队里大家都叫他“腾黑子”,但就是这么一个小孩儿,却在战场上屡次立功,声名远扬。   在日寇的一次扫荡村落下,很多无辜的百姓和共产党都被日军残忍的捕抓,当时滕西远和两名战士也在此村庄中。   当他们准备离开的时候,竟然发现了一名落单巡查的日军,于是三人当机立断,绝不能放过他,滕西远拿出匕首,直接在鬼子的脖子上抹了一把,瞬间鲜血直流。   也就是这一抹,让大家再也不把他当小孩子看了,这把杀日军的匕首,也一直跟随着滕西远,这次的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步伐,上场杀敌!   在一次战争中,滕西远正面迎敌,这也是他第一次冲在最前线,在激烈的战争中,双方迟迟攻不下,这让滕西远非常焦急。   于是他冷静的观察,秉着“擒贼先擒王”的战术,直接将敌军的旗手击毙,瞬间让敌军乱了阵脚,也为我军取得了优势条件。   可是随着战争的深入,滕西远的物资也越来越少,此时一名敌军发现了滕西远,举着洋刺刀就朝他的身上刺去,滕西远忍着剧痛,一把掏出了匕首。   杀红了眼的滕西远举着刀就往敌军脖子上抹,当他停下来的时候,六名鬼子已经倒在眼前。   而当时的滕西远也只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战后,廖容标都惹不住夸赞他,这小黑子打鬼子是真行!于是奖励了他一把匣子枪。   这让滕西远更加充满战斗士气,从小兵到后来成为了一名连长,在滕西远在一次瞭望哨查哨时,竟发现不远处有一群敌军,大概有二百余名。   不仅敌军有非常充足的武器,装备也很精良,可时滕西远这,只有三人,除了身上带着的武器,根本没有其他武器了。   滕西远没有选择请求支援,因为他怕耽误了最佳时机,于是他先发制人,扔了一个手榴弹,外加一个信号弹。   并且装出一副我军人数众多的样子,因为夜色看不清,敌军根本不敢轻举妄动,也被滕西远制造出来的动静吓住了,以为我军人数众多。   与此同时,看到信号弹的大部队立即赶来支援,最终直接将这二百余名敌军拿下,还缴获了不少军事武器。   滕西远的足智多谋也深深得到了粟裕的夸赞,粟裕将一把跟随自己多年的匣子枪,给滕西远作为奖励。   于是,滕西远收到了来自两位大奖中将奖励的枪,这两把枪陪伴他见证他整个战争年代,见证了他在战场上的英勇。   此后,滕西远又屡次在战场上立下无数战功,直到抗美援朝结束,他并没有邀功,而是选择回到家乡过平静的日子。   他的枪支之所以可以不被征收,也正是因为有特批的持枪证明,滕西远老人每每拿出那两把枪,都能回忆起自己的峥嵘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