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露骨发言后,澳媒称中国敢于违抗西方支配,被美国视为大敌。 在前不久召开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各国外长齐聚一堂,美国作为在哪里都必须是最受关注的存在,一直在拉小群,联合其他国家商议对华战略,其中在与印度外长苏杰生的会晤中,布林肯再次提到了“餐桌与菜单”理论。 布林肯的意思非常明确如果不加入以美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那就只能成为美国的敌人,不是餐桌前的用餐者就只能是被吃的对象。 这不就是美国过去几十年奉行的“丛林法则”吗?只有强国才能决定弱国的命运,不与美国同一战线的都是美国的敌人。 上个世纪中期,中美苏一直致力于亚非拉等区域的解放运动,当时美国所扮演的角色还是殖民主义的终结者; 但实际却是冷战结束后,美西方国家利用自身的经济、政治、科技优势,以绝对实力掌握着国际社会的话语权,一旦有国家不服从美国,就将迎来红色革命甚至是战争。 同时美国还通过金融、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渗透,软控制着其他国家。 此秩序一直到建国后的中国崛起才有所改变,随着中国经济和政治实力不断发展壮大,美国发现这个世界再也不是自己的“一言堂”了,中国的敢于反抗已经让更多发展中国家看到了希望。 澳大利亚媒体“珍珠与刺激”最近就刊文分析了中美之间的微妙关系,中国之所以会被美国当成是有威胁的存在,是因为中国为各后发国家做出表率,让世界看到不是只有西方世界有发言权,各国都可以坚持自己的独立运动也终将取得成功。 该文章中还提到“基于平价购买力指标,中国才是当前全球第一经济大国”,况且在过去的几年,美国对华的贸易战已经宣告失败,科技上封锁中国也未能让中国低头,现在反倒是让中国在新能源行业反超了。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的项目已经将沿线各国串联起来,让世界看到了新的希望。 原来除了美国霸权以外,世界真的可以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正是因为中国的努力,让美国有了危机意识,据澳媒所言美国当前对中国的定位为’“一个具备意愿及能力颠覆其体系的对手”,对中国发难的优先级也是排在第一位的。 布林肯“要么在餐桌上、要么在菜单上”的理论被苏杰生当面否掉,一点情面都不留,苏杰生表示:当今世界“相互联系”,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历史和挑战,也面临着不一样的压力和吸引力,很难在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里建立单一维度的关系。 美国的盟友印度尚且如此,更别说其他发展中国家是否会遵从美国的意愿,美国想用眼前的利益获取坚定的盟友是不可能的,只有中国这般用平等、尊重的思想对待所有国家,才能创建更和平稳定的国际体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