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陆渔船遭台方追缉致翻覆造成2人死亡事件,台媒提出解决方式:无论如何,死亡的是大陆渔民,台湾须承担主要责任:第一,人道为先,厘清责任的同时,应对遇难家属致哀,并承诺合理赔偿。第二,调查过程务必公开透明,应以适当方式邀请陆方专家共同调查。第三,陆委会应授权金门县政府,以行之有年的“金门-福建沟通模式”,与对岸窗口协商处理。 台媒发文指出,大陆渔船遭到台湾海巡追缉时翻覆造成2人遇难。消息传出,大陆许久未见的“反台”情绪瞬间重燃,国台办以“强烈谴责”和“恶性事件”定性,民进党当局“理直气壮”,台湾社会无感,完全没有察觉背后可能的危机。 文章示警,两岸关系濒临冲突当下,尤其两岸民粹力量崛起,相互仇视,这起意外将对两岸关系造成非常不确定的影响,两岸都需要用最谨慎、务实的态度理解、因应,若处理不当,很可能激发两岸新一轮对抗。民意压力下,大陆姿态只会更加强硬,也预示赖清德上任后,两岸情势只会更凶险。 但文章也指出,反过来看50年两岸关系,从对抗、隔绝走向沟通、交流,正是从处理两岸海上悲剧与渔业纠纷为始。1990年代台军警严厉打击大陆偷渡、走私,强硬处理两岸渔民纠纷,1990年两度爆发“闽平渔号”事件,91年又发生“闽狮渔号”事件,前者造成大陆46名偷渡客死亡,后者海巡队扣押2名大陆渔民引发纠纷。事件初始两岸各执一词,情势紧张,最终解方由双方红十字会处理,不但完成善后,双方并签署《金门协议》,同意以务实、人道方式搁置分歧、解决争端,也为后来两岸两会协商机制奠定了基础。 文章认为,当下的两岸关系,远比1990年代更棘手。当下应思考如何降低事态,防止蝴蝶效应。金门海难如一盆冷水,浇灭了外界对选后两岸关系改善的期望。但是,危机可能是转机,过去8年两岸错过太多转机,若不想骑虎难下、兵戎相见,还是要尽最大的善意与智慧,回到沟通协商正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