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返乡,发现农村“假土豪”越来越多,喜欢以这5种方式炫富,你们村有吗?
一、盖高楼。 在中国,房子就是一个人的脸面。在广大农村地区,盖高楼更是成为如今最常见的炫富方式。一些村民家里明明没什么钱,甚至不惜四处借钱也要盖起四层或者更多层的高楼,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成功。 这些房子的面积都很大,外观宏伟,但如果你走进去就会发现,很多大房子里面的装修非常简单,有些甚至就只是随便装修了几个常用的房间。 其实,农村这种修大房子的行为,并不是因为家里确实人多需要修这么大,更多的是一种攀比心理在作祟。 除了能给主人家增加一点面子,基本没啥用处,还增加了巨大的经济负担,给农村环境和景观也造成了不佳的影响,因为这些房子基本都是按照农村包工头的“审美标准”来修建的,更谈不上村庄建筑的统一规划。
二、买豪车或租豪车回家过年。 春节回家,发现村里的豪车越来越多了。像什么奔驰、宝马、奥迪、雷克萨斯,甚至也出现了保时捷。但如果你仔细看,奔驰基本都是C系,宝马都是3系,保时捷大多都是Macan。而这些车的来源也挺有意思,一些车是自己买的,但另一些豪车,据说是临时租的。但哪怕是租的,这些豪车在春节期间的租金也是相当昂贵的,就以宝马3系为例,某连锁租车行一天的租金就高达700元以上。 为了在熟人面前挣个面子,真是拼了! 这种赤裸裸的炫耀行为,不仅对个人经济造成压力,还可能引发社会道德和风气问题。购买或租赁高档汽车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于一些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这可能会导致经济困难和生活质量的下降。同时这种炫耀行为也可能引发其他人的攀比和不平衡心理,导致社会风气的恶化。
三、去县城买房。 春节回到村里,耳朵里听到最多的话就是:某某人在县城买房了;某某人发财了,在城市买了一套三室一厅;某某人要结婚了,婚房买在县城最好的小区……如今的农村,仿佛不在县城买一套房就是混得很失败,就好像在村里抬不起头似的。 作为如今许多农村人最热衷的炫富方式之一,在附近县城买房,已经算是标配了。尽管大多数农村人在县城购房并不是为了工作和生活方便,纯粹就是为了图个面子,把自己辛辛苦苦在外面搬砖几十年存的钱全部投在城里的几十个平米,有些甚至还要找亲戚朋友借钱。 但他们花费巨资买下来的县城房子,一年到头却住不上几天。因为常年在外务工,只有过年期间有空回家,但春节一般又都会选择回村里去炫富,所以县城的房子长期都是处于空置状态。
四、穿金戴银+名牌服饰 除了建高楼、买豪车,穿金戴银、一身名牌也是农村“假土豪”最喜欢的炫耀手段。相对于修房子、购置豪车这种动辄几十万的“大宗消费”,过年前买几套大牌服装还是花不了几个钱的。而且这些名牌到底是真货,还是超A、高仿、水货,那谁知道呀! 除了名牌服装、鞋帽和包包,农村人还特别流行穿金戴银,比如金戒指、金耳环、金手镯。在我国某些地区,还流行带大金链子,很粗很大的那种,看着热别土。 他们喜欢通过这种穿金戴银和购买名牌服装,来彰显自己的成功和品味,但这些大牌的奢侈品牌与农村的真实环境格格不入,甚至让人尴尬,有一种土得掉渣的既视感。
五、抽好烟或嚼贵槟榔。 农村很多人为了面子,即使囊中羞涩,也要抽中华、和天下这种高档烟和名贵槟榔,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大家发现没有,越是条件一般的农村人,就越要面子,特别是一些中年人,在外面混得不咋地,平时扣扣搜搜的,但是死要面子,每年回家过春节,非要整得个成功人士和大老板似的,见人就发硬中华,见人就递和天下槟榔。 为什么是硬中华,不是软中华呢?因为效果是一样的嘛!反正有“中华”这两个字就行了,何必要多花几十块钱买软中华呢? 但其实这些人平时在外面,根本就抽不起硬中华,大多都是抽芙蓉王、黄金叶这种20块钱左右的,超过30/包的保证让他们肉疼老半天,你信不信?
对了,你们村有这样的“假土豪”吗?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