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该抓必须抓,不能因为有人反感就不抓。
实践再次证明,那些公开表示反感抓特务的人,他们很可能是一种政治倾向的错误,或者是一种极其糊涂的认识。
张某读大三的某天,经过凯迪的介绍,认识了两名自称埃克森、伊森的外国人。
之后这两人开始请张某帮忙提供该校中国留学生的情况,还答应给予张某丰厚报酬。随着交流联系的深入,他们对张某的要求也越来越多,索要的信息也越来越敏感。
张某2006年因高考失利,在苦读一年语言预科之后,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某国排名前列的高校。因成绩出色,张某成为了班长,负责联系该校的中国留学生,并且得到了该校校领导凯迪的“赏识”,担任其中文老师,两人也因此成了“忘年交”。
张某毕业准备回中国时,由于成绩无法达到中国科研院校的要求,难以实现回国工作的目标。凯迪再次找到张某,提出不仅可以帮助他更改成绩单,甚至还可以写一封推荐信,让张某得到进入中国某科研院所工作的机会。作为交换,张某要在回国以后继续配合完成埃克森、伊森的任务。
张某答应了这一要求,如愿进入某科研院所工作,并在工作期间打开同事电脑,窃取其涉密文档;或在帮助同事整理盘点待销毁涉密资料时,偷偷将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感兴趣的文件私藏……
国家安全部公众号今天(2月7日)题为《真实案例/赴外留学要增强反间防谍意识》的文章,详述一名境外高校毕业生张某,因在境外学习期间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拉拢策反,从事间谍活动,被依法处理。
这些涉密资料最终都落入了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手中,造成了中国科研数据的泄露。
国家安全机关经缜密侦查,及时锁定了张某的违法犯罪活动,并对其依法实施审查。
最终,张某因犯间谍罪受到了法律严惩。
国安部披露留学生被策反案例
提醒增强反间防谍意识。
你说费多大劲啊,浪费多少人力物力资源啊,给国家造成了多大的损失啊。
这个姓张的年轻人也被彻底大彻底断送了前途。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