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一个名牌大学生到福耀公司求职,曹德旺看了简历后直接说:“你去锅炉车间拉板车吧!”不料这位大学生心甘情愿地拉了七年板车。 在1990年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一位满怀憧憬的年轻人踏进了福耀集团的大门。他叫陈居里,一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当时,福耀的名声已经在业界响亮,其创始人曹德旺以其独特的企业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广泛的尊敬。 陈居里带着一份简历,满心期待地来到了福耀,希望能够加入这个大家庭。然而,面试结束后,曹德旺只是简单地翻了翻他的简历,然后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他对陈居里说:“你去锅炉车间拉板车吧!”这句话对于一个期待在技术或管理岗位施展才华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然而,陈居里并没有退缩。尽管这份工作与他所学专业毫无关系,且条件艰苦,他还是选择了接受。这个决定让他的父母非常不解,甚至有些愤怒,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他们辛辛苦苦培养的儿子,要去做这样一份低微的工作。 在锅炉车间,陈居里的工作非常艰苦。夏天的高温让车间里热得难以忍受,而重达数十公斤的煤炭,更是让他的每一次推车成为一次极限挑战。更加困难的是,车间里的一些同事并不买账,他们甚至故意在陈居里的手推车里加重负担,有时候还会把车踢翻,让他不得不重新来过。 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陈居里并没有放弃。他深知,这一切都是曹德旺对他的考验。他坚信,只有经历了这些磨难,才能真正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每当感到疲惫和挫败时,他都会回想起福耀大门口那句鼓舞人心的广告语:“我们要成为汽车玻璃供应商的典范!”这句话成了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七年时间,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是漫长而无趣的。但对于陈居里来说,这七年是他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在这段时间里,他不仅学会了如何在困难中寻找机会,更重要的是,他学会了如何以一颗平常心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 最终,曹德旺亲自将陈居里从锅炉车间调到了销售部门,这是对他多年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的肯定。从那以后,陈居里的职业生涯迎来了转折点。他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不久便在福耀的多个部门担任要职,最终晋升为公司的副总裁。 陈居里的故事,在福耀乃至整个商界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他的经历证明了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不论起点如何,只要坚持不懈,勇于面对挑战,就能实现自我超越,达到人生的高峰。 而曹德旺,这位被誉为“中国首善”的企业家,他的用人理念和管理哲学,不仅造就了陈居里这样的优秀人才,也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企业管理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他深知,每一个员工都有潜力成为企业的宝贵财富,关键在于如何发现并培养这些潜力。 除此之外,曹德旺的慈善事业也同样令人敬佩。他不仅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捐出巨额款项,还投资建立了福耀科技大学,致力于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这些行为充分展示了他的广阔胸怀和深远视野。 曹德旺的人生,正如他的书名《心若菩提》所表达的那样,他以一颗广阔的心怀,深邃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不仅在商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更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了深刻的足迹。 总而言之,曹德旺和陈居里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关于个人奋斗和成长的传奇,更是关于如何以人为本,发现并培养人才的深刻启示。在未来,我们期待有更多像曹德旺这样,能够以大爱和智慧引领时代的企业家出现,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