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把中国挤走后,英国核电站成本超支,英政府居然指望中企继续掏钱?   近日,据多方

把中国挤走后,英国核电站成本超支,英政府居然指望中企继续掏钱?   近日,据多方媒体消息报道,在11月29日,英国政府宣布将中国企业“赶出”本国核电站建设计划之后,仅仅相隔不到两个月时间,工程就已经出现了“烂尾”的征兆。   承担此次建设工作的法国电力公司表示,受到通胀和劳动力短缺等相关因素影响,建设工作只能被迫停止,未来再次重启时,建设成本将进一步提升90亿英镑,并且预计最早也要到2029年才能完成第一个反应堆的建设。   很显然,这对于已经为此付出了350亿英镑的英国政府来说,是完全无法接受的事情。   据悉,在2016年9月,中广核与法国电力集团、英国政府达成多个英国新建核电项目,其中便包括此次出现意外的欣克利角C核电站。   如果按照正常的计划,该核电站将在2026年即可投入使用,但很可惜英国最终还是叫停了这一计划。   对此,英国《金融时报》评论称:“此举凸显伦敦与北京关系的降温”。   《金融时报》爆料,早在2020年9月,英国就已经开始寻找中国企业的替代者,其根本原因就是近些来两国关系的逐渐恶化。   例如,英国首相苏纳克就在一次外交政策讲话中,妄称中国是“英国价值观和利益的制度性挑战”,污蔑中国在新疆、香港“侵犯和限制人权”,并提及英方在 5G 网络和一些项目上要阻止中国企业投资,并且大言不惭的表示:“中英黄金时代已经结束!”   然而,事实证明,英国这种与中国“强行脱钩”的做法,不仅没有让英国降低能源建设账单,获得经济独立,反而如今陷入到了巨大的麻烦当中。   不过,面对这一糟糕现实,英国政府似乎并不打算承认自己的错误,尤其在如今建设濒临“烂尾”之际,打算“破罐子破摔”,让中国为自己“买单”。   在英国《金融时报》的相关报道中有提到:“已经结清合同份额的中广核集团拒绝为核电站超支部分买单”。   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在英国人的眼里,哪怕现在中国企业已经被“赶走”,但仍然应该为核电站的建设付款。   这种“强盗”思维实在令人大开眼界!实际上,英国与其让中国为自己买单,倒不如找一下美国。   毕竟,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去年曾敦促英国在发展核技术时“要选对立场”。   事实上,从这次的核电站建设违约,就不难看出现在英国的复杂心态,作为曾经的世界霸主,英国显然还没有接受自己的衰落,企图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说难听点,就是喜欢给自己“加戏”。   与之相对的便是美国,别看现在中美关系如此紧张,美国三天两天叫嚣着对华不善言论,但不管是总统拜登,还是其他白宫高官,都口径一致的表示:“美国不会寻求与中国脱钩,也不可能与中国脱钩。”   很显然,比起那些虚名,美国还是更加关注于自身的利益。或许,这也是为什么美国能够取代英国位置的原因。   现在,英国面对中国“耍赖”、违约,中国可以大度的不计较,当成玩笑话,一笑了之。但长久以往,英国这样的错误心态终究还是会酿成大祸。   因此,英国或许真的该好好反思反思自己的定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