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创硬件是信创产业生态的关键环节,为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提供了基础。目前,中国信创硬件产品体系已初步构建,供给侧企业活跃,技术创新不断,需求侧党政及行业信创加速发展,关键领域信创替代达标节点临近,相关招标和项目进度显著增加。
为深入了解国内信创硬件产业技术发展、现状,为关注该产业发展的部门、机构、企业提供参考,赛迪网于2025年1月9日发布《2024-2026年中国信创硬件产业发展建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遵循客观性、可比性、综合性原则,解析信创硬件产业核心产品——CPU的发展现状,并基于供给侧和需求侧现状,总结提炼信创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风险。
报告指出,从供给侧看,国产CPU领域六大厂商的指令集授权模式、产品覆盖领域及应用市场各有差异。海光凭借指令集完整交叉专利授权及自研方式,掌握完整x86指令集源码,并发展国产C86体系,产品性能强、应用生态丰富,可自主迭代、持续发展,但市场起步晚,需大幅扩展;鲲鹏获ARM v8.2指令集授权,产品线丰富、性能强,在移动端有优势,但面临技术发展风险和生态兼容问题;龙芯自主研发CPU指令集,安全可控程度高,但发展时间短,生态构建需求大,产品应用集中于党政,服务器市场商用能力有待拓展。
图注:不同CPU架构体系生态完善度示意图

(来源:2024-2026年中国信创硬件产业发展建议报告)
需求侧方面,信创产业正迈向以需求为导向的市场驱动2.0新阶段,要求信创CPU从“可用”升级为“易用、好用”。这要求国产CPU厂商持续技术迭代,满足下游用户个性化需求;生态完善,降低用户迁移成本,提供更多选择;产品研发与市场接轨,满足用户行业发展需求。同时,随着信创CPU下游客户从大型企业/机构向中小型企业/机构过渡,中小型企业/机构更重视信创CPU替代成本,未来信创CPU将向低采购成本和低使用迁移成本方向发展。

图注:信创下游市场需求特点
(来源:2024-2026年中国信创硬件产业发展建议报告)
供需两端发展现状表明,未来信创硬件产业生态建设将由分散走向统一。信创整体解决方案需打造以CPU和操作系统为重点的国产化生态体系,系统性保证国产化信息技术体系可生产、可用、可控和安全。完善的生态建设是信创产业发展核心,产品适配软硬件数量越多、经验越丰富,竞争力越强。
完成信创生态建设后,助力客户低成本平滑迁移到信创系统将成为信创产品新竞争点。信创企业需帮助客户选择适配最优组合,确保原有架构业务应用顺利迁移到信创架构,并在信创环境中平稳运行,提升信创验收顺畅度。
随着信创工作从党政向八大行业拓展,用户对信创产品要求更高,不仅要求生态适配度高、平滑迁移成本低,更强调产品性能。国产厂商应把握需求导向,推动信创硬件补全短板、锻造长板,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信创产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