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春日的经济盛宴,却在开普敦遭遇了一场意想不到的寒流。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前夕,缺席的消息如同倒春寒,让这场本应热络的聚会变得有些冷清。

“美国财长不来了。”这个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在财经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斯科特·贝森特以“政府工作事务”为由,宣布将不会出现在G20的聚光灯下。更让人意外的是,他还顺带提到了中国,似乎在暗示一个更大的缺席潮正在酝酿。

这不禁让人好奇,G20财长会议究竟怎么了?难道它不再是全球经济大佬们的“必打卡”活动?
这事还得从美国和南非的“土地之争”说起。特朗普政府对南非的《征用法案》颇有微词,甚至不惜暂停援助以示不满。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则强硬表态,捍卫自家法律。这场角力,似乎成了美国财长缺席的导火索。

但贝森特的“点名”中国,却让人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他先是预测中国财长的动向,后又抛出“芬太尼危机”和“产能过剩”的话题,试图将焦点转移到中国身上。这一连串的操作,让人不禁感叹:这是要上演“经济版”的罗生门吗?

就在人们还在猜测之际,英国媒体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中印等多国财长可能集体缺席G20会议。这一消息,如同在财经界扔下了一颗深水炸弹,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那么,中国会缺席吗?这个问题成了最大的悬念。尽管外界猜测纷纷,但中国的立场始终坚定。我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早已表明,中国将继续支持南非作为G20轮值主席国的工作。这无疑是对那些试图将中国拉入缺席潮的猜测,给出了明确的回应。

这场G20财长会议的缺席风波,更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国家间的微妙关系和利益纠葛。美国领头,多国跟随,G20的这张经济大网,似乎正在经历一场考验。而中国,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一员,其选择无疑备受关注。

最终,这场会议将如何演绎,是风雨交加还是云开日出?我们只能静待答案揭晓。但无论如何,G20的故事,永远都是全球经济舞台上的重头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