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N种回顾方式
“黄毛丫头在哪?我想吃她做的饭。”
这是1957年,主席途经沈阳时与旁人的对话。

对饮食毫不讲究的主席竟会破例,而神奇的是,虽然没提名字,可旁人也是一点就通,立刻就请来了这位姑娘。
能让主席念念不忘的这位黄毛丫头究竟是谁?她与主席之间又有什么故事?

我们不卖关子了,这位“黄毛丫头”,其实就是陶万荣,或者也可以叫她苏风女士。
1916年,陶万荣出生在湖北麻城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里,自小活泼好动,机敏过人。

在父辈的号召下,她在13岁时就加入了共青团,为新中国的未来而奔走,到了第二年更是直接加入中国红军。
只不过,最开始的陶万荣只是部队里的一个小兵,又因为是女子的身份,做的往往都是宣传、后勤等方面的工作。

日子久了,自然是引起了她的不满。
在她看来,作为女孩子又怎么了!即使是女儿身,她也能扛枪上战场!
事实上,在当时的军中,与她抱有类似想法的女子并不在少数。

于是,在大约1933年的时候,红四方面军决定组织一个妇女独立营,人数大约在400人上下。
陶万荣作为优秀代表,被选为了营长。
在当时,妇女营主要负责警戒、剿匪、搜山以及一些后勤任务。

虽然比不上正面战场,但相比过去只能“坐办公室”已经好了太多太多。
至少,她们也有了属于自己的配枪!
但当时的红军装备其实并不充裕,连前线的士兵都不能保证人人有枪,能分给妇女营的可就更少了!

如何提升实力,就成了陶万荣当时的最大困扰,某一天,她们的机会来了。
当时,妇女营正在护送粮食经过鹰龙山的路上,谁料突然遭遇敌袭!
眼看自己一方被团团围住,这时候的陶万荣爆发出了惊人的指挥才能。

她立刻冷静了下来,安排全营向着山上转移,尽量保存有生力量,不做无谓的牺牲。
而到了山顶,借助地势,再不济也能易守难攻,同时视野也无比开阔,可以方便获取敌军的情报。

幸运的是,对方这一支部队的战斗能力极差,其实就是当时随处可见的匪军,个个都吸鸦片,一眼望去全是瘾君子。
得知这一情报后,一个计策在陶万荣的脑海中慢慢成型,她下令所有人按兵不动,等待敌方毒瘾发作时再做进攻。

果不其然,这群人爬到半山腰之际就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毒瘾,纷纷扔掉枪开始原地休息,其实就是馋了想吸鸦片了。
趁这个机会,陶万荣下令全军出击,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数百人的敌军,缴获了不少物资和装备!

借此,“娘子军缴了白匪枪”的故事可就广为流传了,甚至传到了主席的耳朵中。
1935年,两人第一次见上了面。
二、不解之缘事实上,主席早就想见见这个“神奇的丫头”了。

作为妇女营的领导人,她带领营队打下了无数卓然的战果。
并且在平时,这群妇女们还能歌善舞,又做得一手好饭,几乎到哪都备受红军们的欢迎。
1935年的一次晚会上,双方终于见上了面,当时的陶万荣正在舞台上表演,大大方方,明媚动人。

主席一问,才知道这就是自己一直想见的陶万荣。
旁人随口说道这可是他们军里人尽皆知的“黄毛丫头”,这个外号于是就一直被传了下来。
而陶万荣也是在事后被告知,刚刚看自己表演的人中就有主席的存在!

这在当时可是一份天大的荣誉,无数人都希望能跟在伟人的身边,学习也好,作战也罢,主席就是当时人们心中的主心骨!
在她的强烈要求和反复申请下,后续的她就成了主席身边的“小跟班”。

毕竟算算时间,当时的我党正处于伟大长征中,妇女营恰好跟着红四方面军前进。
于是,在后续的一路上,陶万荣都在主席身旁学习,并且还负责了主席的饮食。
为此,她还去学习了主席的家乡菜,时不时就给主席露上几手。

有着这段情谊在,主席自然是对她无比难忘的,“黄毛丫头”做的菜,更是成了主席心中珍贵的回忆。
毕竟,那段时间正是红军最艰难的岁月,可口的家乡菜,或许就成了少数的慰藉之一。

可惜的是,长征结束,自此两人就甚少见面了,陶万荣一直在带领着妇女营打仗,慢慢都从独立营升级成独立师了!
一直到了1957年,毛主席视察沈阳之际,两人才有了重新碰头的机会。

当时的毛主席正在沈阳做视察工作,突然想起来这位黄毛丫头恰好就在大连工作。
原来,在实现新中国的解放任务后,陶万荣又立刻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事业中,在辽宁省高院负责审判工作。

想着与黄毛丫头都二十多年未见了,纵然是主席也难免产生怀念之情。
于是,面对着当时招待员的充分准备,主席摆摆手拒绝了这一切,只是轻轻地表示:
“黄毛丫头呢?我想吃她做的饭了。”

当这一消息传到陶万荣耳中时,她自然是无比高兴的。
上次一别,许久未见,她立刻马不停蹄地赶往了主席所在。
到了之后,极为自然地穿上了厨师服,烧起了曾经的拿手好菜。

一样的人,一样的菜,只是时过境迁,自然别有一番风味。
曾经,这份饭是长征路上少有的温馨味道。
如今,新中国建立了起来,是欣欣向荣,万物一片勃勃生机的境界。

许久未见的两人,就着主席的家乡菜,聊了许久许久。
主席很高兴,菜的味道没变,而正直的陶万荣,也依然没变……
可惜的是,再往后,主席就很难吃到黄毛丫头做的菜了。

两人都很忙,特别是主席,全国上下需要他操心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而陶万荣也始终奋斗在一线上,当过公安厅长,做过沈阳112厂副厂长,还当过法官、检察官。

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从来不言苦与累!1993年的陶万荣甚至病倒在岗位上,直接被送往医院抢救,差点就没救回来!
在病痛中,陶万荣误以为自己的命数就到此为止了,强忍着痛苦,写下了自己的遗言,希望能激励后世的人继续为新中国的事业努力!

而在治愈后,这名坚强的战士又立刻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
但很可惜的是,或许是1993年留下的病根,陶万荣后续的身体情况已经很糟糕了。
但偏偏那时候又没人劝得动她。

最终,1995年,这名顽强的红军女战士又一次倒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病逝于大连。
“两手空空参加革命,两袖清风离开世界,我留给党的唯有7个孩子,希望他们能多做贡献。”
毫无疑问,陶万荣是一名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伟大革命斗士,巾帼不让须眉,她就是最好的写照。
点击,就可以看到榜单,阅读更多深度好文章。
参考资料:
1、陶万荣:一腔热血染红装——《党史纵横》 2024年第3期26-28,共3页

2、澎湃新闻 《红军女杰陶万荣》
